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用户增长,你可能会不知道6个的关键点?(附汇总明细)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作为用户成长的小伙伴,不知道以下问题有没有想过? 什么是用户增长?核心是什么? 用户增长项目有哪些类型? 高低频/高低客户单价产品有哪些打法? 什么样的人才画像适合用户成长? 上周,我读了一本关于用户增长的书——《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


作者在国内外都有丰富的用户增长经验,仅仅看了前几页就被吸引住了。


这本书有12万字,内容很快就读完了。


事实上,上述问题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


建议目前对增长团队或者对增长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看看,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结合我以往的增长项目经验和书中提到的模型,与大家分享。


?如果懒得看文章,就看这个总结清单。


— 1 — 关于用户增长 #1 一些误解和前提意识 许多朋友会认为用户增长是做裂变拉新活动,做品牌传播曝光,但事实上,这些只是用户增长的一个小环节。


用户增长的核心实际上是关注长周期的创新 提升用户LTV,这也符合商业逻辑。


#2 定义理解 可以理解用户增长的定义: 利用所有资源,让更多的用户更频繁地使用核心产品功能。


更多:新用户数量更多,即用户拉新; 更高频率:提高用户的访问频率/访问时间,即日活/月活; 核心产品功能:这也是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如果你只是获得大量的用户,但没有体验到核心产品功能,这对产品毫无意义。


只有了解了这个定义,才能对以下用户增长模型有更深的了解。


#3 前提意识 用户增长实际上是用测试的冗余来换取增长的确定性,这意味着大多数增长测试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在过去,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简单、明显、快速、确定性强的游戏,可以带来增长(如付费)。


其余的都是不确定性和探索性的硬骨头。


即使是有经验的团队也更有可能成功。


#4 实现方法 实现用户增长的方法一般有五个步骤: 确定目标:根据公司的长期/短期战略确定用户增长的具体目标;目标是方向,目标不清楚,后续很难得到结果。


确定方法:根据当前资源(人员、预算、生产研究)、产品特点和行业特点,考虑适当的增长方法。


组建团队:内部组建团队或外部供应商协助完成;(内部组织的利益、指标分配等问题不亚于增长项目的难度,需要不断尝试筛选可靠的供应商才能取得结果) 持续迭代:大多数增长测试都会失败,需要不断的调整和迭代来探索。


考虑长周期:提前思考如何跨越增长曲线,保持长周期增长。


— 2 — 用户增加项目类型 #1 4种类型 一般分为漏斗增长、功能增长、战略增长、综合增长,其中功能 规划增长将更加实用。


漏斗增长:即我们常见的流程优化,如注册-登录-订单转换,提高每个流程的转换率。


功能增长:基于产品增加的功能活动,如礼貌邀请、免费帮助等;现在这些活动基本上是每个产品的标准,所以用户对类似活动的敏感性也会下降。


现在,许多产品需要结合矩阵的功能增长,而不仅仅是单个功能。


战略增长:设计实时可调逻辑,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状态实时调整不同的增长策略。


战略需要在功能活动中发挥作用;书中分享OFO红包车活动的细节包括后台实时调整红包金额的策略,如红包金额、中奖概率、大红包时间等。


KOL传播和控制成本的效果。


综合增长:指不仅仅是线上互联网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业务整合,提升用户整合体验,获得增长。


#2 以往案例参考 关于战略增长的细节项目经验,分享我之前写的文章 来吧,这是一篇耗费数百万的文章RMB复盘红包活动! 以红包新活动为例,拆除表面活动背后的各种金额调控策略,降低奖励成本,促进传播。


— 3 — HVA模型 #1 定义 HVA即 high value action首字母缩写,即高价值行为; 当我们引导用户生成时HVA后,用户的LTV会有一定的提升; 举个例子: 电商平台发现购买3个电商平台C对于用户来说,回购的概率很高,所以这类用户LTV也会更高;所以买3C产品的行为可以理解为HVA。


#2 衡量价值 那怎样衡量呢?HVA它的价值是多少?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来计算HVA带来的增量LTV即为HVA价值。


在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会有很多HVA,那么基于提升用户LTV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目标HVA很关键。


我将HVA如表所涉及的情况,最终可根据表格的维度筛选出落地情况HVA根据产品迭代和用户肖像的变化,HVA也会动态调整。


(这背后离不开。


BI团队的支持…) #3 分享笑脸模型 如何将HVA加入裂变拉新,提升用户LTV呢? 如图所示,笑脸模型添加到拉新和共享链接中HVA,对于后续用户,用户可以体验核心产品功能LTV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 4 — 快思考模型 人脑系统1和系统2在《思维快慢》中提到,其中系统1思维快,操作快,无意识;系统2思维慢,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脑力集中思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脑倾向于更简单、更快地思考来解决问题。


在设计用户增长的页面和功能时,让用户调用更快的思维方式,让用户快速做出决策,提高整体转化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型: #1 强烈情感 举个例子: 预设指导行为:当用户购买商品时,我们将向慈善机构捐赠5元建设小学。


加入强烈的情感:用户购买商品后,通过图片或视频告诉用户,他帮助2000名小学生从破旧拥挤的小教室搬到明亮的大教室。


当我们设计指导逻辑时,让用户群产生共鸣或替代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从而提高用户的转化率。


#2 默认引导 当我们引导用户充值会员时,默认选项留在高级会员; 当用户退出页面时,保留弹跳的亮点提醒按钮是引导用户留下来。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入了这种默认指导,但用户也逐渐免疫。


但加入后仍会有一些改进。


#3 先寸后尺 举例子: 为了引导用户购买3C类产品,通常的操作是直接发送优惠券,但也可以通过用户浏览的页面显示和3C相关问答使用户能够对平台进行3C产品认可,最后推送优惠券促进订单购买。


比如在产品页面植入认知:网上买东西不能被骗,网上买什么最便宜。


有时,直接到主题并不一定更有效率,首先找到容易让用户形成共识点,然后引导转型,效果会更好。


使用这种快速思维,一般是内容操作和物质奖励的结合拳,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看到很多活动案例,为什么点击按钮可以指导分享,但点击按钮后,添加进度显示和朋友,然后指导分享,事实上,更多的步骤可能会更好。


#4 损失厌恶 举例子: 比如在活动中获得XX人民币现金红包已到达账户。


但需要绑定银行卡或达到一定数额才能取款。


如果门槛设置得当,用户很可能会完成下一个指导操作,以减少他们的损失感。


#5 瞄定效应 举例子: 以前看到的各种教育课,原价599元,现在只有9元,相当于一杯奶茶的钱,可以掌握XX技能。


以上五种只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小部分。


虽然会有点空虚,但有必要合理利用心理学和大脑决策机制来增长用户。


同时,这也是许多人忽视的用户心理的基本逻辑。


— 5 — 高低频/高低客单价模型 不同频率和客户单价的用户增长方式差别很大。


高频产品:使用物质激励或主营业务优惠激励可使用户产生增量需求,培养用户持续购买和转型的习惯;计算补贴用户的产生HVA的成本及LTV收入可以获得良性增长。


低频产品:最大化强需求用户;弱需求低客户单价用户关注相关用户的使用场景,弱需求高客户单价引导用户体验产品的核心功能,留下印象。


具体打法模型总结如下: — 6 — 做用户增长的能力特征 #1 AB测试 这是用户成长的基本思维。


在确定数据性能并通过假设检验后,通过不同方案的数据性能确定最终方案。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对照组/实验组背后的一些隐藏条件往往被忽略:例如,季节性、其他社会事件和特定行为的用户更活跃…… 所以对于AB测试需要满足两个特点: 1.同时性 两种策略同时投入使用,而不是AB两种策略相继上线。


2. 同质性 两种策略对应的用户群体需要尽可能一致,比如一致的用户活动。


#2 逆向思维 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有成功的预期,但当我们做用户增长时,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失败预期,因为成功的测试总是很少,所以我们也应该考虑下一步失败。


在做增长项目之前,开始思考以下两个问题,这样整体思维会更全面: 1.项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对外复盘会有哪些亮点? #3 善于发现 用户成长需要强大的发现技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联系:将各种独立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线下老虎机和抽奖。


发问:5Why分析数据外观背后的深层原因和业务场景。


观察:关注周围的世界,看看事物是如何工作的,比如用户在真实场景中是如何使用产品的。


沟通:多接触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多交流不同的想法。


实验:大量AB测试,找到有效的落地方案。


#4 用户增长团队人才特征 背景丰富:如果做过各种互联网工作的人,在做用户成长的时候会有更广阔的思路,尤其是有创业经验的人,因为创业什么都要做,对结果负责,所以会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


了解心理学:在设计活动时,我们也希望用户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因此我们了解用户的心理机制和决策过程,设计的增长逻辑框架更具说服力。


数据分析:这也是用户增长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增长的结果。


积极乐观:在做用户增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挑战和失败。


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才能继续突破,给团队力量。


-END-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


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