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思维,做好年终工作总结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2019年即将结束,每个人都应该忙于年终总结和明年的计划。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年终总结的设计思维,供您参考。
是时候让很多公司要求员工提交年终总结了。我相信很多读者都有和我一样的心OS:这些形式主义又被整理出来了…
坦白说,面对年终工作总结,作为一个平时写文章多,写作技巧有点的职场老司机,难免会有一些内心的抵触,更何况对于职场新人和设计初学者来说,内心拒绝是正常的。
我们内心抵制写作和总结这件事的真正原因不是我们不能写作,而是年底总结这件事,本质上是管理,管理往往是反人类的。
然而,写工作总结对我们自己和公司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写年终总结的过程就像在沙子里淘金,在各种工作内容中找到对自己和公司有价值的亮点。
好,进正题!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重新认识工作总结
不管你是UI、在设计产品时,我们会考虑用户体验,我们经常问自己很多问题:
用户能理解吗?
用户会用吗?
我设计的UI,用户想看吗?
用户会有疑问吗?
…
既然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些问题,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你会理解工作总结的本质。
我们知道有很多形式的产品,如平台、应用、工具等。工作总结基本上属于内容产品,而设计、生产和交付内容产品的人是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可以用熟悉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来写工作总结。
好吧,让我们试试~
01 确定产品(工作总结)的目标和用户
我们通常设计交互和UI产品的目标是什么?这个互动任务和UI目的是什么?
工作总结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难。除了回顾过去的工作,思考和规划未来,工作总结的目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让领导者和公司看到你的成就和价值,以及你计划如何在未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来谈谈用户。
用户1:直接领导/主管
重点:
你做了什么?效果如何?达到他的期望了吗?
在你开始设计之前,你有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吗?
您的设计有助于产品目标和用户体验吗?
如何看待未来的产品体验和工作?
你能总结并与团队分享一些经验吗?
…
用户2:HR
重点:
你的产出和结果与你的职位相匹配吗?
你为团队和公司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你目前在这个行业里是什么样的?Level?
平时有学习和充电吗?
如何提高未来的准备?
…
用户3:自己
重点:
能给自己的产出打多少分?
我可以用这个总结和老板谈加薪吗?
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
用户4:同事
一些公司的同事看不到彼此的工作总结。如果他们能看到,我认为这是我们的SHOW给自己专业、口碑的好机会。
特别是我们有机会设计、战斗产品、撕裂程序员SHOW一波自己的专业和态度,会让团队越来越信任你,以后也能开展工作。
02 用设计方法和思维总结工作
了解工作总结的设计目标和用户后,下一步就是用我们熟悉的设计方法来写工作总结。
1. 信息架构 = 工作总结大纲
我们设计产品交互和UI以前,信息架构通常是根据产品的目标和功能设计的。我们可以把信息架构理解为工作总结的大纲。清晰的信息架构和大纲可以帮助读者快速进入状态。
许多公司应该要求使用统一的提纲,如果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在这里分享一个提纲供参考:
工作产出和价值
个人成长与进步
不足与差距
思考与规划
2. 设计规范 = 写作技法
说到设计规范,我们非常熟悉。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设计规范,从页面布局到组件选择。
工作总结的设计规范是写作技巧,如金字塔原理、结构化表达、归纳法等MECE法则等等。
适当的写作技巧就像适当的设计规范,可以降低用户的学习和阅读成本,有序地表达无序的信息,让读者更快更容易理解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技法1:归纳法
工作总结不仅总结了待办事项,也总结了这些事项的成果和价值。
因此,在写工作输出之前,我们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回忆和列出多少待办事项,然后使用归纳法进行分类。
因为读者很容易快速阅读和记住分类和定期的信息。
举个例子:
一月,你参加了XXX页设计为项目版本,X设计了X个宣传图,优化了X页的体验和风格,升级了X模块的交互和视觉体验,更新了X设计规范等。
在接下来的2月、3月甚至多个月里,你会发现大部分的设计工作都是循序渐进的,上游会给你需求,你会根据需求输出设计方案。
但是,如果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写在工作总结中,给读者的感觉是记住自来水账,因为它没有被总结和设计「信息架构」提纲。
相反,如果用归纳法重组,我相信效果会很好。
例如,可根据工作成果的类别进行分类:
产品迭代设计产出:X迭代版,X个页面
在UI优化风格/互动体验/图标等专业领域:X个页面,X项优化,X个图标
推广和迭代设计规范:新增X项规范
这是根据工作类别总结的案例,PS:记得写关键数据。
再比如,如果期间岗位发生变化,可以根据岗位类别进行总结。因为读者(领导和HR)一般关注员工换岗后的工作表现。
那么,总结完了吗?No,归纳分类只是合理重组信息,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写出各种工作的成果和价值。
请继续往下看。
技法2:先果后因,先结论
我们在工作中很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说了很久,观众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估计我们要等他说完才能get说到他的意思,你说急不急。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说话的人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后果的顺序来表达的。当然,观众在知道他想要表达的重点之前,必须听到最后。
然而,我们写作的内容和结果的顺序实际上应该是倒过来的「果」写在前面,作为论点传递,让读者快速看到我们的重点;然后把它写在前面「因」写在后面作为论证「因」。这是金字塔原理的核心之一:结论第一。
例如,我们将总结今年的个人成长。
正常的因果顺序是:
2019年,进行了20个版本的互动工作,设计思维和实施了3个关键项目,优化了12个互动体验,实施了10个设计规范,组织了10个互动评价。(因为)
因此,我在交互岗位上的能力可以达到腾讯/阿里巴巴XX等级。
BUT,写在工作总结中,需要颠倒因果,即:
我的工作能力已经达到了腾讯XX等级。
2019年,进行了20个版本的互动工作,设计思维和实施了3个关键项目,优化了12个互动体验,实施了10个设计规范,组织了10个互动评价。(因为)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这个套路其实就是我们中学写议论文的套路:论点在前,论点在后。
Tips:
如果是Word总结形式,就会「果」作为标题,「因」作为文本描述。
如果是PPT总结形式,那就把「果」把它作为标题放在布局上「因」设计成数据 图标的风格放在下面,记得字要大~
3. UI/视觉设计 = Word版式/PPT模板
不管是Word形式总结,还是PPT视觉效果非常重要,就像我们通常设计的一样UI。
如果是Word形式,至少要做几点:
字体统一
标题应与文本的大小和厚度进行比较
行高至少1.5倍或固定行高至少18倍
有些辅助说明用灰色(我知道你喜欢叫高级灰)
这些点和UI其实设计很像,我就不啰嗦了~
如果是PPT找到符合公司行业属性和审美的形式PPT模板,排版设计。请注意,视觉效果服务于内容,不能占主导地位。
总结
工作总结本质上是内容产品,写作前需要明确目标和用户
在写作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归纳法、先果后因)可以用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参考设计规范、设计产品信息架构、页面布局、组件等。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合作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提交,这并不意味着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