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提升DAU的数据分析和对比方法大全,你get到了没?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当业务方问:那我想拉升DAU,能做啥? 数据分析师只能颤抖着回答:是的!是的!高!今天系统讲解如何打破僵局。 1、提升DAU常规做法 提升DAU,操作有的是现成的套路,有诗为证:搞DAU》 用户激活一句话 签到转盘种小花 假如手头没有费用 简单来说,如果你有钱,你会得到签到奖励和在线XX每分钟得分,每天登录摇豆子,种花种树7天XX礼物。没钱的话,就发文蹭热点,骗眼球。每个人每天搓手机,或多或少都被这些套路经过。问题是: 第一:这些手段操作自己都知道,根本不需要数据分析。 第二:手段真的有效吗?大部分都是人走茶凉,治标不治本。那么,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如何摆脱像布谷鸟一样每天喊涨跌的关键呢?DAU的本质 在DAU数字背后是产品满足用户需求。1.满意度越高,用户持续登录越多。DAU自然提升。 2.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才会在特定场景下登录(如大促销、新产品上市等)……) 3.如果没有明确的场景,只靠流量和奖励来维持,最终的结果就是人走茶凉。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向用户推送信息。用户登录后才生成DAU,用户登录后才会发生打卡、签到、种树。如果用户不登录,只有推送信息和裂变才能吸引用户点击。你可以看到你的手机每天收到多少信息,点击多少,你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向用户推送信息的困难——你可以得到用户的青睐APP真的很少见。因此,虽然许多用户名义上没有流失(不符合流失统计标准),但实际上已经处于流失状态。不区分用户类型,简单的地上签到、抽奖、大转盘,只能让现有的活跃用户收集更多的羊毛,失去用户或不响应。综上所述,要节约成本,避免人走茶凉。站在用户的角度: 1.区分用户活动(重/轻/流失) 2.找出用户感兴趣的东西(活动/内容/商品/折扣) 3.找到向用户推送信息的手段(短信/APP只有这样,信息推送/裂变才能有针对性地详细解决DAU问题。特别是探索不花钱就能保持用户活跃的场景,从而减少盲目花钱拉大转盘。3.做好用户分层工作 对用户活动进行分层相对容易。通常,用户可以统计过去90天(季度)/30天(月)/7天(周)的登录天数,区分频繁登录、偶尔登录和未登录用户。如果你想做得更复杂,你可以学习RFM建立用户活动模型RFA(下图)。 这可以区分重/轻/丢失的用户。困难在于找出用户感兴趣的东西,并为用户登录提供直接理由。在这里,我们需要利用用户群分析来分析用户过去的消费/活跃行为,找到用户感兴趣的点。例如,电子商务APP,用户感兴趣的可能是:1。有大促销,图便宜(意味着日常登录很少) 2.有爆款产品抢货(意味着浏览/收藏/购买/消费是特定商品) 3.某个品牌/店铺非常忠诚(意味着浏览/收藏/购买/消费是特定品牌/店铺) 4.收集好处(意味着活动参与率/积分兑换率/优惠价格购买率很高) 5.几个平台的价格比较(没有购买记录,但有关注某些类别的浏览记录) 6.随便逛逛(无购买记录,无重浏内容) 7.被推广活动吸引的新人(没有购买记录,浏览记录很少) 在这些场景中,1-4意味着用户的行为将集中在一定的时间段、品牌/产品上,因此更容易捕捉到。前提是需要标记商品/活动/优惠类型,然后根据商品/活动/优惠类型标签对用户进行分类。这可以更快地输出分析结论。否则,数万人SKU,数千个活动名称一一提数,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看不出任何问题(如下图所示)。 在5、6、7的情况下,数据本身将非常少和分散,很难从过去的消费体验中找到规则,就像分析重度用户一样。此时,用户的兴趣点更多地被测试:通过初始线索测试各种可能性(如下图所示)。 更好的方法是准备操作的三板斧: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武器。短期内,一个APP能卖的爆款产品数量有限,能吸引的核心用户也有限。因此,对于轻度用户和新用户,可以直接推送最好的产品/内容,一方面可以直接改进DAU,另一方面,测试用户需求,获取数据。4.用数据检查拉升效果 通过场景分类,可以区分和提升DAU从而总结出行的有效手段。注:很有可能已经有固定的活动/信息推送在操作中。只是这些活动没有触及到达的人,或者不符合对方的需要。这样,用户分类和场景划分完成后,可以根据现有活动/信息的相应情况制作相应的表格。观察哪些用户没有被覆盖,哪些用户有偏差,需要优化(如下图所示)。 这样解释为什么?DAU当它再次下降时,可以得出更多的结论:因为我们不关心这群用户,因为我们没有抓住用户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已经被推了,然后尝试更多不推的可能性,直到我们找到更好的答案。5、总结 本质上,拉升DAU分析手段的目标不是找到一种手段,而是找到低成本的手段。大家都知道,只要愿意给死里打折,只要愿意送0.99元一盒鸡蛋,用户肯定会活跃,还会呼朋友来活跃。数据分析的价值在于在盲目推广中找到更刚性的需求,从而降低成本,保持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活跃。但这样做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建设,如商品/活跃/折扣/内容/用户。从基本标签建设到分版测试信息推送效果,需要逐步积累。指望一份分析报告出来肯定是不现实的。这里一定有学生会问:如何建立标签库来支持这些长期工作?-END-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