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用“比”来驱动产品增长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编者按: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比较,从购买蔬菜,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达到满意的结果。


虽然这很简单,但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实践和比较来推动产品增长呢?作者回答了我们。


一、一个案例 也许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场景:啊,我的孩子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表现得很好,你的孩子参加了多少考试你看谁的孩子考得有多好。


这可能是我们在学生时代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几句话。


当你知道你的成绩比对方高时,你会感到有点高兴;当你知道你的成绩不如对方时,你可能会失去一闪而过,然后下定决心下次考好。


… 可能是基于这个场景,某某K12家长端教育公司APP做了这样的设计:在学生端完成评估,家长端打开收到的推送消息后,会根据成绩给家长端不同的反馈,如下图所示(仅为一般示例)。


从表面上看,这是利用视觉偏差,让顶级用户看起来很小,增强满意度,促进共享行为;让非顶级用户看起来不那么落后,减少损失感,用0成本课程吸引用户参与课程。


但是,是什么导致用户看到这个反馈后产生这两种情绪呢? 因为这个反馈直接把用户拉进了一个对比或者竞争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求胜是本能。


比如前者已经超过99.99%的人,胜利的喜悦就是情感体验达到顶峰,触发分享行为。


后者更像是给成绩不太好的人的救命稻草。


用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收集和体验几乎零成本的课程,这一策略的实施确实达到了创新和改进活动的目标。


二、既然比的作用这么大,那比是什么? 比较用于连接两个人称代词,然后用形容词连接。


比如我比你强,我比他们强,我们比他们强。


这意味着可以应用比较的场景有四个必要条件: 1. 要有明确的对比对象 用了在参与者之间形成共识,它决定了比较什么,如考试结果、公司利润、游戏通关时间等,如果比较对象不清楚会发生什么? 例如:A、B、C三人预约比赛跑步,跑步后,A:我跑得最远,B:我跑得最长,C:我配速最快,虽然三人分别赢得了三个比较对象,但跑步比赛没有取得明确的结果。


这意味着一个的对比对象是比较的开始。


2. 有一个计量单位 可以分数比分数、时间比时间等,这是为了确保参与者能够从同一维度看待事实并认识到比较的结果。


比如考试的计量单位就是分数,参与者以分数争高低;或者以时间为计量单位,还有一些超级马里奥,目标是最短通关时间。


3. 至少2份结果 结果是指每个参与者在同一比较对象和同一计量单位的规则下取得的结果。


例如,12.34秒,12.34秒。


为什么至少需要两份?假设目前的比较对象和计量单位已经确定,仍然以100米赛跑为例:在一种情况下,当参与者为1时,结果是11秒和11秒.2秒,这两个结果构成了比较关系;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参与者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