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测试类H5工具KT项目复盘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心理学测试H5.对用户能力的要求很低,用合适的触发点包装会有很好的性能,让用户和商家实现双赢。
1.背景:为什么要做心理测试?
最近在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很多高质量的测试H5.基于心理学理论和娱乐热点的心理学测试H5.用户可以通过测试获得测试结果,并在社交平台上共享结果页面。心理测试H5.营销工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1. 心理学评价H5营销工具的优势有很好的转发分享效果
以福格模型命名(B=MAT)先动机分析(M)用户比较强,主要有以下三个动机:
社交:塑造形象,为用户提供炫耀资本;
比较: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人或潜在的优秀的人,为用户提供分享的理由。
调动情绪:评价结果产生兴奋、快乐等积极的高唤醒情绪,能为参与评价的用户提供一定的惊喜。
其次,评价对用户来说几乎没有门槛,只要用户能理解问题,所以能力(A)要求很低。最后,配合合适的触发点(T),例如,与某些节日或主题合作,进行相应的包装。最后,用户在行为中(B)会有很好的表现。
2. 心理学评价H5营销工具的优势是以低成本获得高流量的营销价值
品牌曝光:实现品牌价值传播,实现更好的曝光效果;
消费者互动:向用户展示品牌产品信息,收集用户数据和销售线索;
电子商务转型:配合电子商务折扣信息,实现优秀的销售转型。
高质量的心理学测试H5通常也有坚实的内容原型作为支持,在简单到不可重复的表达形式下,也可以包含声音、动画、动态效果等多维试镜参与体验,炫耀技能,但可以让一个人沉浸其中,这样的内容体验,如何不让用户和企业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如何做好测试H5呢?
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最终目的是取悦用户,但要让用户相信测试:
1. 用户侧
心理类H5测试的重点是,用户不仅要听到赞美自己的话,还要利用巴纳姆效应让用户感受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可以反映一定的心理专业性。最后,我选择了找到隐藏的东西の以心理色为主题,及时进行用户测试,确定分数和结果分布,了解用户分享意愿和评价,确定改进方向。
2. 专业侧
(1)测量的专业性应保证三度:信度、效率和差异
(2)根据心理学理论进行改编和预测,确保题库的专业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吸引用户积极参与测试和转发。内容和主题改编确定了三个纬度:消极、现实和幻想,通过9个主题选择7个主题;结果改编分为15个分数段,对应150种颜色和60个描述句,并随机选择3个描述组合成7050个结果,以确保多样性和适应性。同时,题库选题符合圣诞节的营销热点,方便商家配置营销活动。
结果:数据性能
整体跳失低于过去H跳失率约为5%,平均浏览时间为41秒;
H5交易转换接近会场交易的3倍;
近30%的外部分享。
四、总结回顾
1. H5.整体表现吸引用户,分享意愿可以接受,带来更多转型
考虑到没有排水提示,点击效果仍有改进空间,这也表明H5带来了更多的转型。
2. H5测试的模板化有利于以后的复用
复用测试形式:调整结果页和测试内容页IP人物展示,进行H5.重用品牌宣传引流;
复用试验结果:继续使用问卷逻辑和试验结果(文案改造),并进行评估H5.本次测试结果可用于节省文案和开发人力;
重用题库和设计代码:重用前端开发代码,替换相应的主题、结果逻辑和设计材料,开发新的评价。
3. 影响体验的问题
(1)优化评估过程的时间长度
1)评价问题数量:本次:H共7道题,每道题展示时间近7个S,7道题加起来近45s,用户填写感知时间长,影响用户填写意愿;
2)指南页面长度和内容:指南页面时间长,用户等待时间长,页面层次加深,流失率最高。
(2)结果显示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1)测试结果的可比性较弱:现有结果页面没有直观可比数据上线,没有让用户感受到比较感,对用户的刺激性不够强;
2)结果中的一些性格描述词需要优化:用户不容易理解结果中的一些描述词。
(3)评估结果概率计算不准确
1)预测评价结果,根据主题和分数分布,确定结果显示:心理测试有常模,结果往往根据用户分布解释,要求设计问题对用户测试分布有一般了解,确保结果分布更合理;
2)埋点评估结果,记录参与用户的最终分布,为下次H开发和积累更准确的数据。
4. 其它地方需要优化
加强共享指导,利用微信实现用户自发共享推广,实现病毒传播。H5测试结果页面缺乏引导用户分享的提示,因此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本次H在测试结果页面中,用户对颜色名称反馈较好,之后H5.在设计中,应预留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最好包装文案;
即通社交类APP是目前H5.最好的测试类别是交付的主要渠道,结合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H5推广时间12:00左右,22:00左右。
作者:赵强;微信官方账号:京东设计中心JDC(ID:JDCdesign)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meToXr233yTBjNVvXJIOA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