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有哪些(新媒体时代编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传播领域新业态新形式不断发展,资讯内容传播渠道不断丰富,给传播平台的内容编辑审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编审工作实际,从九个方面提出对编审人员能力建设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文字审查;影音审识;差错甄别;版权意识
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传播领域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涌现,资讯内容传播渠道不断丰富,在给受众提供更多更便捷内容的同时,也给传播平台的内容编辑审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编辑审核工作,是每一位编审人员都要面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结合编辑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做好新媒体时代编审工作,编审人员应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从九个方面着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01敏感的政治判断能力
在审校稿件时,编审人员应注重培养敏感的政治判断能力,稿件能否刊发,源于编审人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
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具备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和把准政治方向的意识和能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自觉运用政治思维看待稿件、评估内容。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感性,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时刻关注宣传形势,对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
要以政治眼光和对党对受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对待稿件报道内容,敏锐洞察和鉴别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象问题,不断了解、摸清变化中的情况,不被假象所迷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非分明,洞察稿件带来的政治影响。
02宽博的知识储备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编审人员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具备宽博的知识储备,否则就容易错误百出,闹出笑话。在日常工作中,编审人员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来稿,面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内容,可能有的比较冷门,有的也许会相对专业,这就要求编审人员的知识储备,既要广又要深。
要立志做一名杂家,涉猎广泛,尽最大可能掌握海量知识,对一些常识知识要熟练掌握,一些专业知识要基本摸清,具备基本判断能力。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对某一领域和行业进行深度钻研,努力提升“学问化”“专业化”能力,向学者型专家方向发展。
要熟练掌握多渠道多载体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定期浏览书籍、报刊、网络等,日积月累,方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去伪存真,保证稿件的准确性。
03扎实的文字审查能力
从事编审工作,文字水平是最基础的业务能力。编审人员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到心里耐心,眼里细心。要重视文字准确度,一些关键字词往往会因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尤其是审核重要文字和引文内容时,应对照权威版本逐字逐句核对。对专业性较强的稿件,如涉及科技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内容的,还需要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撰写规范辅文。
要善于所以,注重常见易错字词的整理,建立常见差错文档,对易错字词反复学习,牢记于心。要对新名词及时掌握,尤其是各类网络新名词,熟练掌握新名词含义,避免出现低级失误。
同时,自身也要具备过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熟练掌握基本语法使用,日常积极加强文字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坚持不懈的认真写作,来提高自身的文字水平。
04精确的影音审识能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通过快速制作、拼积木式生产、海量生产等方式,图像声音类稿件得以大批量生产,这对编审人员的影音审识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
影音稿件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代入感,要注重影音稿件内容导向的审核把关,坚决杜绝出现违反现行国家政策、法律的画面,要从影像画面质量特别是清晰度、视频播放连贯性和完整度、注解文字编校、字幕声音同步、影像画面背景是否不妥、是否含有隐性商业信息等方面,逐秒逐帧耐心审识。
音视频稿件要特别注重从读者体验出发,对常见技术性错误引起重视,例如,部分读者习惯收听收看时佩戴耳机,就需要注意音视频稿件声音的左右声道是否同步,视频内出现地方方言时就应配有字幕解释,猎奇和容易引人反感的内容则不适合出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音频稿件中播报员的文字声调是否准确,等等。
05专业的差错甄别能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打通古今,学贯中西,在审核稿件时遇到疑似差错时应该怎么办?质疑!
编审人员首先要勇于质疑,不盲目迷信权威,对任何疑惑之处或不确定的问题都要逐一核实确认。确定错误与否,要善于利用工具书及其一切来源正规的权威资料,比如重要政治表述,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查询核实,专业知识要翻阅专业书籍甚至请教专业权威人士确认,拿不准的语言词汇可以查阅专业工具书等,确保审稿过程中心中有数,修改有据。
现在网上搜索平台众多,质量鱼龙混杂,不能轻易相信,一定要多方查证。巴金先生曾说过:“要小心哪,你改别人的文章,即使改对了九十八处,你改错了两处,那就是犯了错误。”
在修改错误时,要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甄别错误,遇到必须修改的硬伤性错误,那就坚决予以改正,有些行文风格特点鲜明的,则属于作者个人表述习惯范畴,只要不影响正常阅读都是可以的。
06极强的版权意识
随着整个社会版权意识的不断加强,内容侵权问题应引起编审人员的高度重视。要强化版权保护意识,注重规避侵权风险,对涉版权问题突出的图片、音视频稿件,应要求报送单位提交素材使用清单供审核,在查阅、梳理授权信息基础上判断版权所有,准确审查是否涉及版权纠纷。
对常见版权侵权现象,要高度警惕,比如,目前常见的将他人依法受版权保护的视听作品及其片段进行剪辑、切条后进行传播,是否尊重相关权利人的发表权、署名权等权益,对内容修改要征得作者同意,等等。要加强对版权保护知识的学习,知法、懂法,严格遵循“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落实版权审查机制要求,避免出现侵权行为发生。
07积极的主动学习能力
毛泽东曾说过,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时代飞速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赶上时代的节拍,就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编审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要不断钻研当前资讯传播方式、内容呈现形式创新给编审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编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学习编审方法,掌握编审技能。
比如,除了常规的人工审核操作外,还要学习熟练使用智能审核系统的各项功能,以及稿件编审时需要用到简单图片设计、视频字幕处理、后台技术代码更换等操作。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做到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满足工作需要。
08高效的工作执行能力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执行力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加速传播,平台争抢发布,希望引起受众关注,受众也有第一时间了解信息的迫切需要,这就给编审工作在时效性上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
编审人员在接到稿件时,既要进行准确编辑审核,又要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快速完成,这需要极强的工作执行能力,例如专业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自主决断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任何一项缺失都不能实现工作目标的完成。
要认同所属平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频率,目前大多资讯平台均采取全天传播的方式,那就需要克服工作时间不规律、办公场所不灵活的实际困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要保质保量完成编审任务。
要坚决按照所属平台的发布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满足所属平台传播需要,达到更佳传播效果,从而在工作中让个人成长融入平台发展,实现双赢。
09无私的热爱和奉献
既然从事了编审工作,就要把精力无私投入到工作中,充分保持对工作岗位的尊重和认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积极向上的职业追求,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
要有一股从不服输的“犟劲”,对疑问坚决搞明白;要有一股永不满足的“钻劲”,稿件是否可以更加出彩?要不断钻研本职岗位业务,全身心投入,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单纯为了编审而编审,没有太大纰漏就算过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既无法从内在提高编审工作质量,也对平台发展产生不了良性作用。
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真想干总有办法,不想干总有理由,只要全身心投入,开动脑筋,肯于吃苦,就一定能够做好编审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