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招设计亮点有哪些,店铺店招设计原则和思路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见过最有创意的店招牌是什么?”结果网友们纷纷发来各种搞笑照片,把话题带偏了。
店铺招牌是店铺的门脸,往往起到第一印象的作用,在这个靠颜值混饭吃的年代,店招如同店铺的名片。美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设计出众的店招是对店铺最直观的感受和记忆点,那些或漂亮或趣致的店招承担了吸引人走进店内一看究竟的重任。
有时,无需文字只需图案
做过美编的同学都知道,中文字不好排。中文作为方块字体,在美学上不如西文的流线型字体有优势,那在店招设计上干脆就以图案为主打,弱化中文字的占比,一样有吸引眼球的效果。
大体量的铁艺店招存在感非常强,很难让人不去注意,加上一目了然的图案,就对店铺属性了然于心了。另外,铁艺经历日晒雨淋的洗礼会呈现出一种很迷人的岁月感。
铁艺与彩色玻璃搭配的升级版,有了色彩显得更为活泼和热闹。
小鹿图案一出,就知道地处奈良。以当地特色或吉祥物作为店招,在日本屡见不鲜。
木头同样是很有存在感的材质,相比铁艺的冷峻,显得温暖。咖啡杯加勺子的图案组合,一眼即可窥出,此为咖啡馆。
刀叉和勺子的卡通怪趣形象让人忍俊不禁,无需多言就知道这是家西餐厅了。
优雅的和服女子,无疑在述说这是一家卖日本传统茶的店。
字体之美,日本店招有话说
在设计大国日本,美得有点过分的窨井盖,街头小店耐人寻味、可圈可点的店招,处处皆是用心的美好小细节。这其中,日本风情的手写体尤其值得称道。
带着插画风格的手写体,典型的日系邻家亲切感。
朴拙的书法手写体,随意、家常、温暖。
字体相当有设计感,笔触拉毛留白的地方特别有韵味。
类似于工整的美术字的字体,在木质板上显得干净、清爽、舒舒服服,透着简洁的禅意。
带着童趣味的字体,加上可爱的手绘图案,卖得一手好萌,是老板的心思,也是设计师的理解。
多种材质,百家争鸣
水泥墙上的纤细字体和图案,寥寥数笔,点睛之处。
灯箱店招,白天看起来简洁明朗,就等着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的那刻亮起来。
在日本文化中,暖帘是店招中独特的存在,被称为“最日本”的店招。暖帘最早用于遮阳防尘,之后逐渐担负起作为商店的门牌号或者纹章的作用。在特定时间挂起这种门帘,以宣布自己开始营业是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因此,店家把图案或Logo印在暖帘上,让顾客一眼就认出自己的店铺、知晓其营业状况,布艺的柔软也让店招更多了温柔的表情。
让植物为店招再加些力量
日本人的园艺精神深入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路边寻常小店都有植物拥围,四季花团锦簇、赏心悦目。植物作为店招的补充,既增加颜值也烘托气氛,还让店铺令人难以忘记。
铁艺字牌加上植物组合,冷峻与葱翠的对比,大面积的绿植运用存在感很强,走过路过都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店招掩映在大片的植物之后,店招虽不算抢眼,但这花坛里的植物实在太吸睛。
日本长崎文明堂蛋糕店门口的绿植组合,简单花材、清浅颜色,就烘托出了禅味。
日本植物艺术家Satoshi Kawamoto(川本谕)在纽约和东京开设的Green Fingers,是家居店、花店、咖啡馆、时装店的混合店铺,门口恣意生长的植物有着浓郁的杂货店风格,搭配旧木店招,不羁又随意,让人过目难忘。
流连街头,看到一个极具设计感或是很有趣味性的店招,在没有进入店铺的情况下,让顾客直接感受到经营理念,就会有想要进去逛一逛或是一饱口福的念头。店招所彰显的轻艺术之美,已经成为店铺颜值最先被人感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满设计感和巧思的店招无疑让店铺更具吸引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