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技巧培训需求有哪些,洞察业务高效沟

作为培训经理,你是如何与业务领导沟通培训需求的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决定了培训是否能做落地。
就拿中层培训来说,常见的做法是,直接问领导们想上哪些课程?问卷上给定一些当前热门的培训课程,让领导们选择,之后再针对个别领导进行面谈,收集下他们的意见,看似该做的都做了,但是却流于形式,没有挖掘业务的痛点,于是培训做的不痛不痒,最后调动培训参与积极性成了长久的难题。
其实解决培训参与积极性这个难题,很简单,就是让培训真正帮助到业务的成长,没有人会拒绝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如果不愿接受,就代表对自己没帮助,或是没有意识到对自己有帮助。
要想真正帮助到业务的成长,就要了解业务的痛点,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培训经理的调研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想要做好调研,就要明确需要了解什么?也就是明白培训的底层逻辑,培训是帮助受训者解决问题,围绕这一目标,提供相应的心态、知识、技能的训练,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到受训者。
培训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提升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知道受训者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心态、知识、技能)如何掌握和应用以确保受训者提升了相应的能力?
做好调研的核心是明确你想知道什么,然后进行结构化的沟通。
大家可以留心观察下周围沟通能力强的人,他们为什么可以巧妙提问、对答如流,讲话得体并击中要害,根本是因为他们思维清晰,知道自己沟通的目的,沟通的内容及沟通的方式。但没有经过刻意练习的普通人,沟通就会出现偏离主题,不知该如何提问,漫无目的越讲越乱等问题。
所以只要大家清楚调研的目的,清楚你想了解什么内容,然后有结构化地与对方沟通,就可以快速把握业务痛点。
这里分享一个结构化需求调研模型,帮助你深入业务,洞察业务的需求。其实就是依次谈六个关键要素:问题、场景、目标、内容、转化、产出,
1、谈问题:业务遇到了什么问题?
所有培训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基于问题设计培训。问题=理想状态-现状,所以问以下三类问题:
问理想状态:您理想的团队状态是怎样的?如果实现哪些目标,您认为今年就是成功的?
问现状:目前哪些方面最让您不满意,理由是什么?
问排序:当前问题当中,您认为最先要解决的是什么?
2、谈场景:业务遇到问题的场景是什么?
问题是基于场景的,深入业务的培训应该基于业务场景。所以在问业务问题的时候,请对方将问题具体化,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提问,能否举个例子?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
大家要掌握STAR案例模型,即在跟业务沟通后能够把所有沟通的内容提炼成案例,有背景、有背景下的目标、有目标下的行动、有行动后的结果,把业务遇到的问题都变成一个个案例,场景化。
3、谈目标:通过这次培训,解决什么问题?养成什么行为?提升什么能力?
这里的目标主要指培训目标,培训目标就是从问题推导行为,行为推导能力。很多情境下业务领导贴近业务,知道解决办法,你只需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即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将会解决这个问题?当不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就采取头脑风暴,建立一个假设,通过实践去见证和改进。
4、谈内容:围绕培训目标,要提升的能力,设计什么样的学习内容?
这里要注意,调研之前你应该对各类问题的答案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应该多提选择型问题,启发业务思考,不是一上来就问,你们想学什么内容?而是当前有几个重点的学习内容,你们认为哪些更符合你们的需求?应该做出怎样的改进?
5、谈转化:学完理论之后,你们计划怎么消化?
培训做出成效,必须完成学以致用的闭环,光上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在培训开始前就跟业务达成共识,培训不止是听课,还要实践,提前订好学习转化的方式,如完成多长时间的在岗实践,什么时候提交行动成果等。
6、谈产出:这次培训有什么样的产出,就可以定义为是成功的?
前五个问题沟通完之后,最后一个问题作为结尾,对调研沟通进行所以和确认,与业务领导达成问题、场景、目标、内容、转化、产出的共识。
经过这样的调研后,做的培训将更得业务得人心。以上六个要素可以作为参考,大家可以自行设计问题,一般经过熟练掌握后,短则15分钟的电话调研,长则1小时的面谈,你就可以快速洞察业务需求,一旦掌握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做好培训需求调研,而且可以应用到其他人力资源工作场景下,与业务同频。举一反三,在生活中也是大有好处,可以成为一个善解人意、更受欢迎的人。
最后以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结尾,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愿我们都是后者,在生活的磨砺下,提升思考能力,做个智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