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湾区企业新落脚点:佛山禅城这个“创新田

从深圳到佛山,央企华润集团旗下数字科技公司华润数码不仅在禅城区设立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还计划在佛山国家高新区禅城园区建设智慧园区(以下简称“禅城公园”)。
从东莞到佛山,广东创世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也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今年公司将开启上市之路,逐步将全省各机构的全国业务整合到禅城园区,做大做强。
再看珠江口,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西沿海产业流动加速。 作为亿元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已成为大湾区企业竞相投资的新目的地。
其中,禅城园区作为佛山打造创新中心强核的重要引擎,正吸引一批优质项目、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平台在此高度集聚、集聚,迸发出“创新场效应”。
禅城花园如何打造“创新场”? 又为何能吸引大湾区企业呢?
佛高区禅城园区正吸引一批优质项目、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平台高度集聚。
“这是我们的福地”
从深圳来到佛山,马国富在禅城花园注册成立了广东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创业新篇章。
大陆智能主要从事自动化缝制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无线缝制技术的应用。 禅城花园核心区位于中国针织名镇张槎。 是中国最大的针织面料生产和流通基地,拥有针织企业5800多家。 这里有广阔的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空间。
“禅城的童装、针织产业有很好的基础,近年来企业也积极转型创新。” 马国富胸怀大志,决心在禅城大展拳脚。
也被禅城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所吸引,三年前,广东福斯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专、特、创新”的企业从东莞搬到了禅城,从此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征程。
“这是我的福地。” 福斯特董事长王福利说,他从外地搬到禅城花园时,就遇到了***。 他本以为会很困难,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公司逆风发展。 ,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200多人,工厂扩大了五倍。 2021年营业额同比增长50%,去年同比增长16%。
福斯特入驻禅城花园以来发展迅速。罗占贤 摄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工业最集中的区域,禅城花园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其主要看点。 202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352.90亿元。 除了大陆智能、福斯特等高成长中小企业外,还有安德里茨、曙光法雷奥、国星光电、中国中药、青山控股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聚集在这里。 。
不仅如此,王福利认为禅城花园还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一大优势——地处中心城区更有利于企业招人、留人。
纵观全国,***高新区大多位于城市郊区。 禅城花园是为数不多的位于城市中心的***高新区之一。 依托城市的便利,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市中心高新区不仅是制造业发展的沃土,也是服务业发展的热土。
从东莞来到禅城并定居四年的广东创世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海感叹,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在他看来,当地政府细致的服务、有求必应的态度,是企业能够安心在禅城发展的原因。
华润数码从深圳来到禅城,当地政府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地政府积极主动的营商环境,特别是‘三小时签约’的‘佛山速度’令人印象深刻。” 该公司总经理董昆雷表示。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
如今,禅城园区打造的佛山高新区数字经济科技园已拥有华润数字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华为(禅城)工业互联网创新等龙头项目中心。 已投入运营,引进数字经济企业超过15家,成为佛山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聚集地。
筑巢引凤促“产业上楼”
禅城园区不仅拥有产业基础、城市配套、政务服务等突出“软实力”,还积极“筑巢引才”,为湾区企业和优质项目提供“硬核”支撑定居。
不久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伙伴、企业、投资机构走进禅城园区,考察一排排工业载体,对这些高配置、高品质的工业厂房赞叹不已。
在顺盈嘉智能科技园,每栋厂房都配备了10吨货梯。 内部道路宽达35米。 小卡车可以“乘电梯”上下楼装卸货物。 外立面大量使用大理石,双层隔音隔热。 玻璃地板承重2吨,屋顶将建游泳池和健身房。
“在城市中心,‘产业上楼’是大势所趋。” 顺盈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润熙涉足制造业40余年,深知制造业的需求和痛点。 为此,他投入巨资建设高标准园区,为创新型企业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端产业载体。
顺盈嘉智能科技园是佛高区禅城园区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
“以前大家都在谈论‘产业上楼’,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版的‘产业上楼’航母。”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显示产业分会秘书长孟世新对禅城花园这个载体非常感兴趣。
顺盈嘉智能科技园自招商以来一直备受追捧,迄今已入驻企业近200家。 但陆润熙更注重企业品质,注重引进智能装备、环保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产业。
顺盈家只是禅城花园众多优质载体中的一例。
近年来,佛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佛山高新区是主战场。 为促进新兴产业集聚,禅城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格局,坚持以“产业转型”为重点推动村级工业园区转型,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行业。
如今,禅城园区以主题公园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
在城西,依托一批国有、民营主题公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方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充分发挥欧洲产业园、华南创新谷等成熟园区的带动作用,建设华创亿丰数字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三吉精密智能装备产业园、顺盈嘉智能科技园等特色园区。
中部地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 沿禅溪大道的科技创新产业带,南接火炬园区、智慧新城,北接托斯未来企业孵化中心。 南北共同规划聚金科技创新园大江片区、鹰创新园E·PARK等园区。 建设升级。
南部依托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群和佛山高新区数字经济科技园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
随着省委、佛山市委吹响坚持做制造业领头羊的号角,禅城园区也将加快建设标杆航母。 不久的将来,60万平方米新载体将开工建设,推动“产业上楼”,打造佛山高新区城市工业高新园区。 质量开发样本。
禅城花园是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的核心区。戴嘉欣 摄
“最强建筑”迎来科技创新爆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认为,当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中并集中在一定空间时,就会产生创新的“场效应”。
禅城花园是佛山打造创新中心坚强核心的主阵地。 各种元素不仅在这里聚集、重构,而且发生耦合反应。
隐藏着禅城园区最强科技创新资源的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E栋,正在紧锣密鼓地攻关,正迎来爆发。
20楼有国有企业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佛山市政府、禅城区政府共同建设的有研广东研究院。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央企注册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创了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新典范。
之所以选择禅城作为布局大湾区的第一站,有研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是被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渴望所吸引。
成立近两年来,有研广东院已建成约2万平方米的办公、研发和工程用房,其汽车动力电池测试项目在珠三角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国内首次完成200米钛合金盘管样品试制,填补国内空白。
右研广东研究院推动多项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罗占贤 摄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更加显着。 目前,学院已引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加拿大两院院士1名、“百亿工程”***人选1名、***高层次青年人才2名、海外引进人才1名。海归者。 全国有青年拔尖人才12人。 梁建文、肖必伟、赵长泰三位青年博士也入选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
右眼广东研究院楼下,佛山工业研究院在禅城花园扎根4年,结出丰硕成果。
佛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是广东省科学院在省内设立的第一家地方工业技术研究院。 围绕佛山产业升级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健康四大领域,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孵化产业基地。
技术孵化和科技服务是佛山产业研究院的一大特色。 研究院建有院士创新成果转化中心、中白工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创意咖啡机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载体,吸引了70多家企业入驻。 和科创新团队已入驻并投资了中科云图、中科体霆、能芯科技等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孵化企业产值达1.33亿元。
放眼整个禅城园区,各类研发机构110余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2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众创空间10家。 双创载体资源约占佛山高新区的1/3。 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省级博士工作站。 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体系日趋完善,成为禅城乃至佛山的科技创新高地。
此外,为科技创新加油,禅城园区还叠加了禅城和佛山高新区的双重政策红利。 入驻企业可享受高新技术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全方位服务支持奖励。
“这里良好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增强了我们扎根发展的信心。” 中筑天佑科技有限公司特意将总部迁至禅城园区,并计划建设佛山首家数字社区研究院。
越来越多像中筑天佑这样的企业纷纷涌入禅城园区。 这个“创新场”正在成为佛山吸引湾区企业的“引力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