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学习产品思维后,给我带来怎样的改变?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毕业后的几年里,我一直在从事技术工作。今年4月初,我开始学习产品相关知识,阅读产品相关文章。虽然只有一个月,但产品思维对我影响很大。 首先,我开始从更高、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 (1)先说对人 我以前一直在努力学习技术。在工作中,我尽量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此外,我通常关注技术社区和事物。我没有时间思考技术以外的事情。 当时,当我听说别人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时,我会有情绪波动,可能是嫉妒、焦虑和其他事情。然而,当我开始接触产品思维时,我开始从业务背景和整体角度看待公司的产品,我不会因为别人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点成就而影响我的情绪。 (2)说对事 在进行需求调查时,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疫情过后,公司食堂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开了。前不久食堂开始恢复营业,但是收银员换成了新人,操作不熟练,导致大家做饭有点慢,要排长队等一段时间。 食堂恢复营业可能排名第一 3 上帝,行政部的老板开始监督每个人吃饭的时间,发现许多员工在午休前 2-5 几分钟后开始排队,然后警告大家下次要等到午休时间。 隐约记得几年前或者食堂刚恢复营业的时候,大家下班后上来吃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提前来呢? 显然,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结算太慢,导致每个人吃饭和的时间延迟。那么,公司是否应该优化烹饪过程,提高烹饪效率,从这个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呢? (3)还有工作任务 最近一种很大的感觉是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我自己想了想,这应该和我学习产品的思维有关。 正如上面提到的,现在我将从业务背景和整体角度看待产品和需求。当我面对需求时,我会迅速掌握核心内容,通过与产品沟通业务问题,了解需求的实际使用场景,帮助我更高效、更好地完成任务。 二、多观察,多思考 以前开会的时候,说到和自己无关的内容,我会选择发呆。 但现在,我将观察领导如何与其他成员沟通,领导如何处理问题,她的优势是什么,如果是我,我会说什么,怎么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类似地,在之前的需求评估会议上,我不会仔细听产品和其他人讨论解决方案,只要最后给我一个结果。 但现在,我将观察产品是如何处理的,产品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什么决定,她为什么这样做,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三、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地运用产品思维 不久前,部门领导召开会议,与我们讨论新的问题 kpi 规则。 她首先解释了修改 kpi 规则的原因,让我们看看新规则是否合理,如果有异议,提出并举出过去的例子,我们一起讨论,以补充和改进这些新规则。 以前,我不会积极参与讨论,也不会想什么,最后给我定稿的规则。 但是现在,我发现这不是产品思维中的问题——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调整的过程吗? 我的领导大致遵循这个过程,但她可能没有系统的思考,所以讨论了一个小时,我们只是暂时想到了以前的几个例子,最后分手了。 若按产品思维处理此问题: 遇到问题-旧的kpi规则不合理; 收集数据-过去 1 个月或 1 每个季度,每个人的 kpi 汇总整理数据; 数据分析-分析不合理的原因和点;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之后,用具体数据与大家讨论,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做事更有条理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感觉。大多数做技术的人不太注重细节,但做产品的人会相对优雅。例如,在线会议或术人员主持在线会议或直播,我花了半个小时在会议开始后折腾图片和声音。 然而,当我第一次听唐达的直播课时,即使离直播开始还有一分钟没有动静,我仍然很有信心。 果然,时间一到,一个链接就扔进群里,点击链接,声音、画面、播放效果都体验得很好。 五、把自己当产品打造 在这段时间里,我多次看到这句话,把自己当成产品,不断迭代优化。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带着现在的思维和能力回到过去,我会做出更正确的选择,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 然而,人们就像一个产品,一个产品不仅是完美的,任何功能都是完整的,需要不断迭代,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试错。 人也一样,所以,我们不必为过去烦恼,经过努力,变得越来越好是正常的。 此外,在学习产品思维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认知让我受益。例如,任何原因都不是单一的。这让我不仅看到别人的问题,而且反思自己的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同事和上下级本质上是一种共同的合作关系。这使我在与同事和领导沟通时不再情绪化; 还有,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很好,那就是危险的开始。 写在最后 一切,都可以运用产品思维。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学习产品思维,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也在学习产品思维,我希望我们能多交流,共同进步。如果你有完整的产品思维,我希望你能给出更多的建议。 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产品思维对你有什么影响?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