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产品经理底层内核之——熵减思维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本文主要分析和思考熵减思维,主要讨论以下几点:熵减原理,为什么要抵抗熵减,熵减思维在产品工作中的体现。 作为一名毕业后没有从事这个专业的工科学生,下班后我经常想,除了提高我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什么用吗?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基础学科的专业课程。直到吴军的《数学之美》和一些类似的文章启发我,我才重新思考了基础学科理论对现实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熵减思维是我从热力学中获得的灵感。 一、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 严格地说,思维方式与人们的出身家庭、成长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它属于意识层面,也很难改变。产品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培养和锻炼,以解决产品工作中的问题。许多互联网前辈解释了他们对产品经理必要思维的理解。虽然它们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点。 例如,网易云音乐前产品负责人王诗沐在《幕后产品》中总结了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 往本质思考 往重点思考 往上层思考 往不同思考 他强调了产品经理对核心思维建设的重要性。 阅读后,我受益匪浅。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和感受,我总结了以下五种基本思维方式:熵减思维、第一原则、缩放思维、迭代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时,这些思维方式也处于我所理解的产品经理能力金字塔模型的底层。 熵减思维是什么?一句话简单地描述了将事物从无序推向有序的过程,即抵抗熵增的思维方式。要理解熵减思维,首先要了解熵增是什么。 二、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统中的适用原理。 熵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它描述了系统的混乱。熵增原理的物理表达是: △S ≥ 0 也就是说,孤立系统的熵不能减少,总是增加或不变。其中,孤立系统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能量和质量交换的系统。熵不变只存在于可逆绝缘过程中,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因此,熵增原理简单地描述为:在孤立的系统中,所有的物质总是自发地从有序变为无序,就像时间的流逝一样,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将熵增原理应用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切都符合这一原则。当没有外力干预时,我们将事物视为孤立系统。 几个月没人打扫房间的门窗,总会变脏; 长时间不熨的西装总会越来越皱; 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水果也会腐烂; 这些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事物从有序到无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很难或几乎不可能从无序到有序。 杯子坏了,即使有外力的帮助,也几乎不可能恢复到破碎前的样子; 手术治疗后人体器官损伤,也难以达到手术前的健康; 任何系统最终都会变得混乱,当熵达到最大时,系统就会达到死亡。熵增加的原理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并不矛盾。熵增加的过程实际上是,高品位的能量变成了低品位的热能,不能再工作了。 熵增原理也被称为宇宙终极定律。假设整个宇宙是一个有边界的孤立系统,它最终会变得无序和毁灭。 三、熵减思维-为什么要抵抗熵增加? 显然,熵增的原理是绝望的,好像一切都注定要变得无序和混乱,所有的抵抗都只是在拖延。 物理学家薛定谔说:自然一切都倾向于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增加。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生命中产生的正熵来保持稳定和低熵。生命以负熵为生。 生命实际上是抵抗熵增的典型过程,人类作为高级生物更加努力地抵抗熵增。虽然一出生就注定要死亡,但他们仍然不断地吃喝拉撒,呼吸氧气,吸收各种生命体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确保有序的生命;阅读、学校、工作、创造、世界各种混乱的现象、规律,形成高度有序的精神世界。虽然生命最终无法避免熵增原理的结局,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它一直在抵抗,使事物有序,实现个人生命的意义。 要抵抗熵增,必须有两个条件: 开放系统 为系统工作。 开放系统确保系统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能量交换,排出熵增加的低等级能量,吸收高等级能量;这种能量交换的动力是为系统工作。 比如一个人住在房间里,会产生各种垃圾,房间会越来越乱。把垃圾扔出房间,打开窗户通风,这就是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打扫房子,打开窗户,扔垃圾就是做功。房子越乱,要做的工作就越多,也就是说熵增加越大,熵减少越难。 其实这种熵减思维并不陌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 对生活 如果人们把健康、正常的身体脂肪率和正常的肌肉量视为一种高度有序的(低熵)状态,为了保持这种低熵状态,人们需要把自己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吃健康的食物,呼吸新鲜空气,坚持锻炼和健身,否则他们的熵会继续增加,变得肥胖、瘦和病态。肥胖或瘦弱的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达到健康的低熵状态。 2. 对认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区,包括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如果一个人封闭自己的认知,永远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不与更陌生的区域获取和交换信息,认知熵就会增加。 如果你不整理你的认知,他的认知不会改善,最终只会腐化,进入熵最大的无序状态。当一个人的认知模型熵增加非常大时,就很难改变自己。 3. 对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的发展织的发展也在抵抗熵的增加。如果没有新的想法和新的员工注入,它将腐败和消亡。只有企业招聘新员工,整理组织,制定高度有序的规则,组织才能高效运行,创新。 只有保持开放和努力,我们才能抵抗组织熵的增加。组织的松弛程度越高,整理和消除就越困难。 四、熵减思维在产品工作中的体现 前面说了很多明显的道理。我们来看看熵减思维对产品经理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上面提到过,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增加熵。除了老板和领导,产品经理是抗熵增长的领导者。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企业的主要财产可以理解为解决用户需求、为企业带来收入的软件系统。当系统瘫痪、频繁出现问题或没有真正解决用户需求时,企业将朝着无序熵增长的方向发展。 产品经理需要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有效高效的运行状态,并不断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执行层的产品经理,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 有序的需求和系统的解决方案 1)需求管理需要有序化 用户或业务方的需求可以被视为一种混乱状态,特别是对于B端和后端系统,需求与当前系统的能力不同。有些需求可能只需要更改副本,而另一些需要系统重建来支持。根据实现需求的难度和与当前系统能力的匹配程度,分类过滤、优先级和有序实现,依次实现更多需求,避免系统主流程的重大变化。 2)具体方案设计的系统化 为了避免系统无序内容的增加,这与需求的有序化相呼应。 对于后端系统,当业务支持多平台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情况一:不同平台需求共性少,差异多。 此时需要首先抽象其共性,比如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需要用户APP、手机号码发送触摸需求,三个触摸副本不同,但用户昵称相同。更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将用户昵称作为配置变量,并注入到每个平台的触摸副本中。 情况二:共性多,差异少。 此时,还需要抽象差异点,形成一个配置项,可以直接设置不同平台的需求,而无需代码来判断逻辑。例如,同一产品的详细信息页面需要在A平台上有一个红色背景,B平台是绿色背景。如果将此变量提前用作配置项,则只需在配置文件或管理背景中检查不同平台的颜色。 2. 系统的开放性 将系统要实现的需求有序分类为工作抵抗系统的熵增加,系统还需要保持开放,而不是孤立的系统。对于软件系统,我认为其开放性可以理解为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例如,今天我对系统提出了一个订单从A变为B,C是B的平行状态。在设计系统时,我们应该考虑直接从A到C的可能性。虽然当时没有提到业务需求,但不确定下一个需求是直接从A到CC。 如果系统兼容性好,状态机在设计之初就会满足这种情况,后续系统的状态机不需要改造,会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为了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在设计开始时需要考虑异常流程和外部系统接入的预留措施。 3. 保持系统熵减 从熵增原理来看,当系统熵增已经很大时,很难降低熵。因此,有必要始终关注系统的熵增状态,及时控制和保持低熵状态。对应于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1)统一需求文档和在线系统 互联网产品迭代频繁,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一般在迭代版本中单独写一个需求,可能导致迭代版本过多后,在线运行方案对应多个需求文档,不利于问题跟踪和定位,也不利于产品经理工作的交接。因此,对于你负责的更大的系统,你必须经常同步你的需求文档,使它与在线版本相同,以便有任何在线系统bug反馈也可以快速定位,即避免需求文档走向熵增的不归路。 2)注意系统的冗余程度 虽然系统希望在设计开始时有序、有规则,但在长时间运行后,总会有许多特殊的临时支持需求,或持需求,或者直接进入系统的逻辑,而不理解它。这些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会导致系统的冗余,随着时间的推移,定量变化会导致定性变化,并在某个时间点拖动整个系统。 虽然我还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一点,但我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我的系统正在发生。因此,有必要始终关注系统的冗余,并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处理这些特殊逻辑。 4. 做产品一定是熵减过程吗? 从上面我总结的三点来看,熵减思维似乎是将产品推向有序、规律、统一的方向,但有些人可能会质疑,我做的是社区、短视频、现场互动产品,需要创造力,需要给用户带来新鲜序,这不会推翻熵减思维? 显然不是,即使是这类产品,整体产品结构仍然需要遵循熵思维,所有互联网产品开发,实际上面临产品结构如果合理有序地支持多业务的发展,前端性能创造力,无序只是一小部分,整体产品熵没有矛盾,如淘宝主页,抖音个性化推荐成千上万的人只是算法的一部分。 更大程度上,熵减思维、中台思维等企业IT结构思维有相似之妙。 五、最后 本文详细阐述了产品经理必要的五种基本思维方式:熵减思维、第一原则、迭代思维、缩放思维和逆向思维。 然而,这些想法并不是产品经理独有的。我理解产品经理和其他行业规划职位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由于互联网行业的优势,产品经理更容易说话和传播。 事实上,如果每个行业都想做得好,这些基本思维也是相互关联的。我认为产品经理应该更加注重底层基础的建设,然后考虑上层建筑,使他们的能力模型更加可靠和稳定。 作者:haven,非典型工程中年男孩,云滚猫,爱做饭;欢迎关注微信官方账号交流:PM何小泽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