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内容社区,为何有必要做内容标签系统?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当社区内容量大时,内容曝光有限,极大地影响了社区作者的创作热情。为了解决内容曝光有限的问题,内容标签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一些案例讨论了内容标签系统的必要性。 一、问题背景 在社区产品中,与内容总量相比,曝光量非常有限,对社区作者非常不利。 我们来分析一下曝光有限对作者的严重危害。 当一个社区开始时,有1000名作者。经过两年的发展,作者变成了原来的100倍,即10万。每个作者每天可以发布的数量在正常范围内,即人均发布的数量是一定的。 刚开始的时候,社区里的作者数量很少,所以每天的新内容也很少。在社区发布后,很容易暴露给读者和用户阅读互动。 当作者变成10万时,当人均发布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相应的每日内容增加到原来的100倍。虽然读者的用户数量也有一定比例的增加,但由于内容的增加,每个作者发布的内容曝光的机会将变得更加罕见和珍贵。一旦曝光需求得不到满足,作者就无法收到读者的阅读互动反馈,也无法形成积极的激励。 我们知道,看一个社区的价值可以看作者的规模和质量。YY直播,看主播;知乎,看大V等回答者;B站视频,看的是UP主。 一个不能满足作者曝光需求的社区,无疑会降低作者的粘性,很容易流失,甚至跑到竞争对手的平台上。 二、标签的定义 内容标签系统是解决内容曝光有限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内容标签系统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内容特征。适用于内容量大的社区产品,改善内容曝光。 如何改善标签曝光? 如何解决曝光有限的问题?基于标签的推荐,内容可以有效地暴露给相应的目标用户。 必须明白的是,我们解决曝光有限的问题,而不是为了曝光。相反,我们希望准确地向目标用户推荐内容,让目标用户消费,给予积极的反馈,以保持社区作者的创作热情。 在内容量大的社区产品中,存在信息过载,读者的内容需求多种多样,不断细分。因此,内容消费模式需要从用户主动获取到推荐被动获取。从一千人到一千人。 标签有三种典型的推荐应用场景,可以改善曝光,即新用户内容推荐、相关内容推荐和个性化内容推荐。 1. 推荐基于标签的新用户内容 在社区产品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用户。 注册时,新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标签,并在使用产品时向新用户推荐相同标签的内容。 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标签,所以推荐给用户的内容也不同。这样,更多的内容就有机会向新用户曝光,并提高曝光覆盖率。(曝光覆盖率=曝光的内容数/内容总量) 以小红皮书为例新用户注册时,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标签后,如时尚、护肤、明星、化妆。注册完成后,生成与时尚、护肤、明星、化妆相关的内容主页和标签频道栏。 2. 推荐基于标签的相关内容 在功能设计中,内容的标签显示在内容详细信息页面上。当用户想在同一标签下查看更多内容时,他们只需点击标签就可以曝光更多内容。在查看下一个内容时,用户通过其他标签查看其他内容,形成一级扩散,形成网络裂变曝光。 该系统中的标签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标签形成曝光路径。 单个标签可以直接连接内容和内容的形成,并将其推广到一个完整的标签系统使所有内容形成一个内容网络。它也被称为知识地图 如图所示,用户查看内容1,通过标签A找到内容2,然后通过标签B找到内容3。原始内容1与内容3无关,通过标签A和标签B,让用户间接找到内容3,实现内容3的有效曝光。当然,还有其他曝光路径可以让用户从内容1到内容3。 例如,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经理社区。以我发表的文章以图片社区为例,如何使用热算法进行内容质量评估为例,标签热算法显示在文章的末尾。用户点击热算法,其他带有热算法的文章将被曝光。这样,用户就可以以同样的方式阅读其他文章。 3. 推荐基于标签的个性化内容 在热算法中,我们知道高热代表用户的流行,高热的头部内容可以完全暴露给用户。然而,在头部内容下,腰部和尾部内容占内容总量的最大比例。在这些内容中,并不缺乏高质量和潜在的内容。如果你不曝光这些内容,这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基于标签的个性化内容推荐是通过标签生成内容特征,并匹配用户偏好,这是一种内容分发方式。这样,就可以向合适的用户推荐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内容,以实现更多的内容曝光。 标签是如何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的?我们应该知道,标签是描述内容本身的特征,是附属于内容的元数据,它可以结构化并计算相应的权重分数。这一主要用途是,内容对应的标签可以分为重量。因此,不同的内容,除了容易区分不同的标签外,具有相同的标签,也可以通过标签权重分数来区分内容特征的重量。 算法模型最简单的想法是: 步骤1:通过操作手段或自动规则生成内容特征向量(Tag1,Tag2,Tag3)=(分数1,分数2,分数3) 步骤2:通过用户行为数据生成用户偏好向量(Tag1,Tag2,Tag3)=(分数1,分数2,分数3) 步骤3:计算相关性=余弦相似度=cos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