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号的红利期究竟什么时候结束?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2

市场营销获客工具【爱短链】全域跳转工具,打通私域引流关键一步:轻松将公域流量,引导至私域,通过链接点击直达,方便快捷,无风险提示跳转,助力企业/商家高速获客。》》点此获取链接
刚才一个好朋友发了一个截图,说《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业内人士预测,说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即将结束,淘汰期已经到来,等等。
我的第一反应是哈哈。
青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于2013年初开通。
在年底和2014年初,就像罗吉的想法一样,他收到了一批付费的微信会员。
我们应该是垂直领域中唯一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个做付费会员制的公众号码。
当时的订单数量是10万。
当时,我在虎嗅网上写了一篇文章,就像业内人士的语气一样,预测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年底结束。
众所周知,2015年被很多人称为自媒体真正崛起的元年,等等。
到2016年,类似的业内预测又来了一轮。
现在,是N轮。
此时此刻,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如下: 微信公众号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5%定律 每年年底,徐达内兄的新榜单都不会自动提取和分析数据H5.我不知道你是否看到了咪咪的传播力击败了99.9%的运营商,日均阅读量为4万,日均阅读量为97.7%,甚至日均阅读量为1万或2万,其他公众号也超过95%。
这是什么意思?是微信公众号的分化,遵循的不是28定律,而是5%定律top5%在里面,在里面top5%到top3%的人公号运营,每天都觉得岌岌可危。
红利还在,但目标要明确——当用户增长放缓时,粘性和支付意愿更重要 以我们自己为例。
青年商学院被定位为移动国际学校。
我们是中国第一个开始以直播形式开展素质教育课程的人(APP有趣的课堂),大班模式反复验证成功。
对我们来说,微信的用户数量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第一个目标,而是用户粘性、付费意愿、回购率等。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用户只有60多万。
比起那些动辄几百万的号,弱多了。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每季度做一次用户研究。
根据每项研究的结果,有一个数据一直是稳定的,那就是82%的青少年商业微信用户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孩子已经出国了。
这一定是我们的定位和分享内容的风格。
此外,自2013年底我们成立以来,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旗帜鲜明。
因此,尽管我来自媒体,但我在南方周末工作了很多年。
但我坚决不走流量和广告实现的道路。
我们的公众号也很少收到广告,到现在4年来,收到的广告数量应该是个位数。
我的精力在于我们在线教育产品的开发和付费用户的转型。
到目前为止,成绩单还算不错,收入2000万,付费客户几乎都来自微信公众号。
这种非常专注、付费意愿强的用户转型,从微信公众号开始,做好每一篇文章,包括不限于公众号的用户和社区运营,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详细。
这部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从多个维度理解红利这个词。
当微信公众号用户增长缓慢时,如果活动、粘性和付费意愿做得好,东方就不会亮,西方也会亮。
我最害怕的是,我每天都在考虑所谓的突破。
最后,双方都做得不好。
内容本身的选题原则也要不断调整。
以青年商学院为例。
我们的内容选择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科普和常识阶段。
由于公众号建立较早,常识内容在2013年非常流行,如美国小学数学课、英国儿童体验式学习方法等。
阅读量相当高。
第二阶段从2015年初开始,我们的内容操作原则是FIT原则”。
fit意思是合适,顾名思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F指的Fresh,新鲜感;即关注热点、新话题、新观点; I指的Internation,国际化;即关注国际教育话题,从全球角度选材解读。
这与我们的国际素质教育课程有关。
T指的Technological,科技风格。
不是科技话题,而是极客精神,从酷科技的角度解读人和事。
比如打败韩国围棋大师的阿尔法狗的创造者,我们第一时间解读了它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
FIT原则曾经让我们受益匪浅,创造了许多10W ,关键是风格明显,吸引的新用户和过去一样聚焦和高质量。
第三阶段,PIG原则。
pig是猪,言下之意是笨功夫,脚踏实地。
P指的是Popular,大众性。
这一点,以上FITF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以前F,从自己的角度去发现选题,容易太高。
Popular一定是大众关注的话题。
即使我们认为是否有一些太常识甚至低级,我们也应该这样做——你所要做的就是制作青年商学院的风格,仅此而已。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经常提到重申常识和重建常识,尤其是后者。
I 还是国际化。
G是gaintable,它指的是可供参考和获得的。
我们从第一天起就提倡和关注故事化和可供参考。
现在重新提到的是加强用户思维。
毕竟,它是垂直领域的公司自媒体。
但G不能堆积好的资源。
第四阶段。
是我2017年初提出的。
一句话:做有态度的创新教育新媒体新社区。
对外,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定位是你的掌上国际教育助手,对内,对我们的内容运营伙伴来说,就是这句话:做一个有态度的创新教育新媒体和新社区。
什么是态度?这不是新词。
当年网易新闻在门户新闻中竞争,就是用态度去识别和slogan。
微信公众号分化日益严重的原因是基于当前微信平台内容浪潮下的缺陷——多信息、少观点;有争吵,没有主张。
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关于信息堆积的文章太多了。
例如,一位名人母亲把三个孩子送到斯坦福大学,然后一堆公众号码发送文章,大多是图形的 图片和文字,各种各样的父母都很短。
例如,一个小天才被美国总统接受了,然后是各种各样的轶事和成长笑话等等。
我认为这些信息,与关注情感和健康阶段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因为这些信息中有知识。
但是无数的公众号呈现出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其实是搬运工。
连筛选工都算不上。
一件事介绍了20条信息AB面条,最后还引导大家右下写留言,美其名增强互动,其实是懒惰,这种互动自然不会持久。
无论是内容创业还是所谓的知识支付,人们都需要有态度的知识,而不是内容和知识本身或简单的解构。
这也是我们的主张。
所以你会看到,比如在过去的一周里,在少商的微信公众号上,宁波老虎吃人事件,我们明确地告诉你,教你的孩子遵守规则,但不能完全从成年人的角度让孩子失去同情心;例如,衡水中学文科班的学生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思考相应的政治考试地点,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在做什么,明确地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例如,复旦高中女孩参加诗歌会议成为网络名人,我们谈论孩子是否记住这样一首古代诗歌,重申常识,提出观点:。
今天就简单说说这三点。
本来是微信回复朋友的三句话。
但想了想,扩展成这篇文章。
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微信公众号红利期什么时候结束这样的问题类似于移动互联网下半年什么时候开始,只能说问题太可爱了——因为那些创造概念或吸引注意力的人loser,要么是行业先锋,要学会思考如何巩固自己,而不是找到根本不存在的赛点。
(作者是张华少年商学院的创始人CEO;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东方愚笔名。
去年今天的运营文章 2022: 数据分析师必须掌握6种方法论和8种思路!你知道多少? 2022: 互联网公司如何建立完整的用户成长体系? 2021: 《麦肯锡晋升法则》21条隐藏的玄机(0) 2021: DAU是什么,数据指标是什么?必知数据分析常识(0) 2021: 独家:每日百万私域增长方法论! 原创文章,作者:爱操作,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social/wxyy/93457.html
刚才一个好朋友发了一个截图,说《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业内人士预测,说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即将结束,淘汰期已经到来,等等。
我的第一反应是哈哈。
青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于2013年初开通。
在年底和2014年初,就像罗吉的想法一样,他收到了一批付费的微信会员。
我们应该是垂直领域中唯一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个做付费会员制的公众号码。
当时的订单数量是10万。
当时,我在虎嗅网上写了一篇文章,就像业内人士的语气一样,预测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年底结束。
众所周知,2015年被很多人称为自媒体真正崛起的元年,等等。
到2016年,类似的业内预测又来了一轮。
现在,是N轮。
此时此刻,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如下: 微信公众号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5%定律 每年年底,徐达内兄的新榜单都不会自动提取和分析数据H5.我不知道你是否看到了咪咪的传播力击败了99.9%的运营商,日均阅读量为4万,日均阅读量为97.7%,甚至日均阅读量为1万或2万,其他公众号也超过95%。
这是什么意思?是微信公众号的分化,遵循的不是28定律,而是5%定律top5%在里面,在里面top5%到top3%的人公号运营,每天都觉得岌岌可危。
红利还在,但目标要明确——当用户增长放缓时,粘性和支付意愿更重要 以我们自己为例。
青年商学院被定位为移动国际学校。
我们是中国第一个开始以直播形式开展素质教育课程的人(APP有趣的课堂),大班模式反复验证成功。
对我们来说,微信的用户数量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第一个目标,而是用户粘性、付费意愿、回购率等。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用户只有60多万。
比起那些动辄几百万的号,弱多了。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每季度做一次用户研究。
根据每项研究的结果,有一个数据一直是稳定的,那就是82%的青少年商业微信用户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孩子已经出国了。
这一定是我们的定位和分享内容的风格。
此外,自2013年底我们成立以来,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旗帜鲜明。
因此,尽管我来自媒体,但我在南方周末工作了很多年。
但我坚决不走流量和广告实现的道路。
我们的公众号也很少收到广告,到现在4年来,收到的广告数量应该是个位数。
我的精力在于我们在线教育产品的开发和付费用户的转型。
到目前为止,成绩单还算不错,收入2000万,付费客户几乎都来自微信公众号。
这种非常专注、付费意愿强的用户转型,从微信公众号开始,做好每一篇文章,包括不限于公众号的用户和社区运营,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详细。
这部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从多个维度理解红利这个词。
当微信公众号用户增长缓慢时,如果活动、粘性和付费意愿做得好,东方就不会亮,西方也会亮。
我最害怕的是,我每天都在考虑所谓的突破。
最后,双方都做得不好。
内容本身的选题原则也要不断调整。
以青年商学院为例。
我们的内容选择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科普和常识阶段。
由于公众号建立较早,常识内容在2013年非常流行,如美国小学数学课、英国儿童体验式学习方法等。
阅读量相当高。
第二阶段从2015年初开始,我们的内容操作原则是FIT原则”。
fit意思是合适,顾名思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F指的Fresh,新鲜感;即关注热点、新话题、新观点; I指的Internation,国际化;即关注国际教育话题,从全球角度选材解读。
这与我们的国际素质教育课程有关。
T指的Technological,科技风格。
不是科技话题,而是极客精神,从酷科技的角度解读人和事。
比如打败韩国围棋大师的阿尔法狗的创造者,我们第一时间解读了它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
FIT原则曾经让我们受益匪浅,创造了许多10W ,关键是风格明显,吸引的新用户和过去一样聚焦和高质量。
第三阶段,PIG原则。
pig是猪,言下之意是笨功夫,脚踏实地。
P指的是Popular,大众性。
这一点,以上FITF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以前F,从自己的角度去发现选题,容易太高。
Popular一定是大众关注的话题。
即使我们认为是否有一些太常识甚至低级,我们也应该这样做——你所要做的就是制作青年商学院的风格,仅此而已。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经常提到重申常识和重建常识,尤其是后者。
I 还是国际化。
G是gaintable,它指的是可供参考和获得的。
我们从第一天起就提倡和关注故事化和可供参考。
现在重新提到的是加强用户思维。
毕竟,它是垂直领域的公司自媒体。
但G不能堆积好的资源。
第四阶段。
是我2017年初提出的。
一句话:做有态度的创新教育新媒体新社区。
对外,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定位是你的掌上国际教育助手,对内,对我们的内容运营伙伴来说,就是这句话:做一个有态度的创新教育新媒体和新社区。
什么是态度?这不是新词。
当年网易新闻在门户新闻中竞争,就是用态度去识别和slogan。
微信公众号分化日益严重的原因是基于当前微信平台内容浪潮下的缺陷——多信息、少观点;有争吵,没有主张。
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关于信息堆积的文章太多了。
例如,一位名人母亲把三个孩子送到斯坦福大学,然后一堆公众号码发送文章,大多是图形的 图片和文字,各种各样的父母都很短。
例如,一个小天才被美国总统接受了,然后是各种各样的轶事和成长笑话等等。
我认为这些信息,与关注情感和健康阶段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因为这些信息中有知识。
但是无数的公众号呈现出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其实是搬运工。
连筛选工都算不上。
一件事介绍了20条信息AB面条,最后还引导大家右下写留言,美其名增强互动,其实是懒惰,这种互动自然不会持久。
无论是内容创业还是所谓的知识支付,人们都需要有态度的知识,而不是内容和知识本身或简单的解构。
这也是我们的主张。
所以你会看到,比如在过去的一周里,在少商的微信公众号上,宁波老虎吃人事件,我们明确地告诉你,教你的孩子遵守规则,但不能完全从成年人的角度让孩子失去同情心;例如,衡水中学文科班的学生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思考相应的政治考试地点,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在做什么,明确地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例如,复旦高中女孩参加诗歌会议成为网络名人,我们谈论孩子是否记住这样一首古代诗歌,重申常识,提出观点:。
今天就简单说说这三点。
本来是微信回复朋友的三句话。
但想了想,扩展成这篇文章。
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微信公众号红利期什么时候结束这样的问题类似于移动互联网下半年什么时候开始,只能说问题太可爱了——因为那些创造概念或吸引注意力的人loser,要么是行业先锋,要学会思考如何巩固自己,而不是找到根本不存在的赛点。
(作者是张华少年商学院的创始人CEO;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东方愚笔名。
去年今天的运营文章 2022: 数据分析师必须掌握6种方法论和8种思路!你知道多少? 2022: 互联网公司如何建立完整的用户成长体系? 2021: 《麦肯锡晋升法则》21条隐藏的玄机(0) 2021: DAU是什么,数据指标是什么?必知数据分析常识(0) 2021: 独家:每日百万私域增长方法论! 原创文章,作者:爱操作,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social/wxyy/93457.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