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与社区化是互联网产品的一张万能牌吗?

在发展道路上,有哪些产品走上了平台化、社区化的道路?多年后,在手机上重新安装并打开有道词典后,我和同事们进行了这样一次尴尬的谈话:不可否认,随着产品的转型升级和产品功能的迭代,许多应用的产品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些产品形式发生变化的产品中,许多应用程序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平台并嵌入社区,并朝着平台和社区的道路发展。例如:(1)以网络云音乐、虾音乐、QQ音乐为代表的音乐播放器应用平台产品形式,这些应用除了围绕用户听音乐的核心需求,满足用户听歌曲决策(听什么歌曲)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歌曲列表、广播、歌曲、MV推荐,包括新歌、流行推荐产品功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音乐平台,音乐社区:(2)围绕用户在听歌时寻找和表达情感共鸣的需求,打造UGC音乐评论社区,围绕用户了解音乐信息的需求,开设PGC音乐信息专栏;开放UGC社区和动态板块,围绕用户与音乐相关的共享和互动需求。(3)网易有道词典的平台化和众多内容平台的加码「问答」2012年11月,有道开通了移动版下载入口。(3)网易有道词典的平台化和众多内容平台的加码「问答」2012年11月,有道开通了移动版本的下载入口。早期的有道作为一个轻量级应用程序,产品形式相对简单。版本的更新和迭代是围绕单词检查和翻译进行的。没有社区,也没有太多的垂直专栏和内容。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单词检查和翻译软件。随着其商业化的进程,有道为产品增加了许多功能,包括支付和福利商城。2015年9月,有道新增了“学习词典”功能,全面修订了“词典”,为词典用户量身定制了不同类别的学习词典「定制的外语学习平台」迈进。2015年,有道词典6.0“学习词典”界面在2016年增加了新的圈功能,开设了10个学习板块,如“E口同声”、“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小组”、“你翻译道路”等,用户可以在社区板块互动;同时,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有道逐渐在内容上下功夫,利用数亿用户的优势加强内容制作,从简单的词汇检查工具逐渐扩展到一个更全面、更开放的外语信息媒体平台。2016年,对所有“看世界”专栏进行系统分类,为未来专栏内容扩展和产品内容运营奠定基础。2016年,有道词典开学版圈子、栏目分类界面2017年,有道上线问答社区。2016年,2017年有道词典开学版圈子和栏目分类界面,有道推出问答社区。同时,很多做内容的产品也在努力做问答。在36kr的文章中,闫浩先生还提到了这一现象版本中的有道问答板块,从“附近的人”中了解球帝、淘宝和今日头条的问答模块(4)MOMO莫莫(LBS)基于地理位置的开放式移动视频社交应用莫莫,无论是从早期基于附近的人聊天到兴趣小组,或者短视频的加入,直播功能的加入,最近准备的8.0大改版,都让莫莫成为集LBS社交、直播、短视频、滑动社交、视频聊天、视频群聊、狼人杀多种产品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娱乐聚合平台。目前版本下的Momo主要产品功能版块2平台化和社区化对产品有什么好处?目前版本下的Momo主要产品功能部分2对产品的平台和社区有什么好处?以工具产品网易有道词典为例:有道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嵌入精品课程菜单,为有道背单词应用导流PRO版;一个是搜索版,没有精品课程有道词典,导流到有道翻译。前者已成为集外语垂直细分、学习交流互动社区、问答社区、在线购物中心、背诵学习和定制学习功能为一体的外语词汇检查翻译学习平台。这些功能板共同铸就了其产品的平台化和社区化。有道词典的平台化和社区化带来的好处是:(1)产品更容易被用户分享和传播,带来更多的流量。用户可以选择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文章、视频、音频),分享干货专栏、单词和课程,分享自己认为有趣的问答,分享参与互动的圈内帖子。这为有道成功抢占入口,成为最大流量词典工具奠定了基础。(2)流量可以从早期的baner中更好地实现、feed流硬广、产品启动页面、查字页面硬广等广告展示及人工翻译收入,目前包括选择付费专栏和在线精品课程在线教育、专栏内容广告、福利商场销售电子信息和商品分流利润点、流量实现方式,提高产品盈利能力。(3)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使用户在应用程序中停留时间更长,用户粘性更强。除了用户查词和翻译核心需求外,有道词典还满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外语学习、外语信息、社交学习」等待其他需求,让用户在完成即时单词检查和即时翻译操作后,有理由留在产品中,有事情要做,因为核心需求不容易跳出来。因为用户查词翻译行为的根本目的——「扩大和提高外语水平」就其平台化措施而言,具有协同作用,用户接受度较高。(4)平台意味着操作人员可以采取更多的操作手段来操作用户,如通过创建有针对性的内容生态和社区游戏让用户沉浸,参与,让用户在产品中有更好的性能,沉淀用户,使用户迁移成本更高,然后提高保留率。 那么,对于产品来说,平台化和社区化是万能牌吗?可能不是。产品能否走好平台之路,取决于两个属性:(1)使用频率高能否满足大众化需求,但缺乏使用频率的产品价值不高。这里可以举一个非常典型的反例,就是通讯录应用。地址簿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流行应用程序,但大多数人使用地址簿是在寻找非常使用联系人的场景中使用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即使这类产品实现了多功能平台化,其核心功能和用户认知的限制也将决定这是一项无用的工作。(2)平台化能否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韩旭在《超级操作》一书中提到的观点:产品的基因决定了产品的核心需求和产品对应的目标群体。要使产品平台化,必须为目标用户群提供所需的周边服务,解决与核心需求相匹配的周边需求。功能嵌入、无意义功能堆砌、虚假需求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只会导致产品臃肿,破坏用户体验。例如,在有道词典发现页面圈互动社区中,添加“每日学习TIPS”部分是合理的,以满足用户更有效地学习外语和社交网络的需要;但添加“游戏”部分是臃肿的,目标用户几乎不可能打破外语学习工具的认知,在嵌入式社区中寻找互动和认可。外语学习应用的游戏圈和二维圈与普通人圈在内容上没有区别。就学习外语和社会需求而言,用户认同感差,无助于扩大外语水平;然而,在同样的背景下,情话表达和密码圈很容易在内容上产生有价值的内容。就学习外语和社会需求而言,用户认同感相对较强,有助于扩大外语水平。综上所述,产品平台化和社区化的发展可以给产品带来很大的好处,这也成为大多数产品的发展目标。但要做好平台化、社区化,不能拍头开发。这背后需要做的:思考,试错...远比看似能得到的要多得多。(题图由作者提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