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用户倾向系统“点赞”“收藏”“喜欢”“关注”的区别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引流技巧
时间:2025-09-03

由于正好在做社区产品,于是对用户倾向系统做了点总结。这是我之前在某论坛上简单地回答过的问题,现在做一些补充形成文章吧。
点赞
私以为“点赞”的初衷是“评论”功能的简化版。在web1.0时代,很多人面对一段内容,想要互动,但不知道说什么,于facebook发明了“点赞”按钮,无需打字,只用点一下鼠标就能互动,网民们从此有了偷懒的互动方式。点赞最大的特征是自我曝光程度高,不仅赞数满足了内容创造者的虚荣心,点赞这个动作本身也是表达内容消费者态度的做法,即消费者认同此内容的价值观,为此而点赞。因此点赞适合表达强烈态度的场合,比如新闻评论、问答社区。正由于点赞的这一特性,为了强化用户的自我曝光,点赞也常常和分享功能搭配,点赞后直接分享到个人主页和粉丝的时间线上。
点赞功能通常会和排序结合起来,点赞数据往往作为读者的筛选依据呈现在列表页。在过去web1.0时代,浏览、回复数是帖子火爆程度的关键指标。web2.0后,大部分网站舍弃了浏览数,而使用点赞、喜欢数作为内容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浏览量是以用户点击为基础的,而吸引用户点击往往是因为标题、配图,这并不能代表内容质量好。并且浏览量权重太大会诞生一批标题党、刷浏览量的创作者,这些帖子内容不那么好,用户依据高浏览量点进去后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此目前的网站更多地使用点赞、喜欢作为人气指标,因为点赞、喜欢是用户在阅读内容之后做出的行为,与内容质量的相关度更高。
点赞在词义上有个缺陷,是只能表现单一的正面情绪——很棒、赞同。然而在内容纷杂的社交媒体上,于是用户会出现这样的困惑:读到悲伤的新闻,比如地震、朋友失恋,我该不该点赞?点赞,虽然表达了自己的关心,但是在情绪传达上却模糊不清——明明是悲伤的故事,我却给出了“很赞、很棒”的反馈。facebook当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新版中加入了更丰富的情绪组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