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营销定义有哪些(餐饮营销与产品的关系体

结合当下市场环境,分析各类新餐饮营销案例,花万里认为,所谓的“餐饮营销”是餐饮企业为了最大效率地将菜品和服务销售给消费者,而开展的市场调研、用户分析、菜品研发、品牌定位、营销推广、线上线下渠道拓展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业务经营活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餐饮营销人员,首先必须对餐饮营销概念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营销,避免陷入“营销=销售=促销”的低层级理解误区。
在餐饮业,产品在狭义上可以被理解为菜品;在广义上它可以被理解为包括菜品、服务、文化等在内的一切内容。当然,餐厅的核心产品一定是菜品,其他诸如服务与文化等则可被视为附加产品,核心产品与附加产品共同作用构成消费者的综合体验。那么,餐饮营销与产品究竟有什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好产品,通常源于营销
好的产品创意,一定不是研发部门凭借经验闭门造车想出来的,餐厅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式,认为产品研发就应当是研发部门的事情。事实证明,那些被消费者认可、追捧,甚至被奉为爆品的创意,大多是从餐厅的营销部门产生的,或者是在餐厅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从消费者的反馈中得出的。
“酸囧”酸菜鱼餐饮品牌,这是一家以“老坛酸菜鱼”作为核心招牌菜的餐厅,同时配有其他3~5道不同口味的酸菜鱼供用户选择。在餐厅试营业的前1个月期间,餐厅做了“消费即送免费体验券”活动,还展开了用户满意度调查,分别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收集顾客对菜品的意见。其中问卷内容中,设置了这么一道题:“如果让你为餐厅增加一道口味的酸菜鱼,你最希望是什么口味?”,结果从收集到的近100份问卷中分析得出,有超过20位用户提到了“番茄口味酸菜鱼”
于是,酸囧餐厅决定研制一道“番茄酸菜鱼”,结果产品一经推出,便快速得到消费者认可,甚至单天销量超过招牌老坛酸菜鱼,为此,公司特意将番茄酸菜鱼命名为“酸囧番茄酸菜鱼”,并列为推荐招牌菜。可见,餐厅在研发产品时,不仅要盯着产品本身,而且应当组织市场营销部门人员一起参与前期研发创意会,倾听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反馈,这无论是对现有产品的优化升级,还是对新品的创新,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研发部门一旦确定一道菜的研发思路,一定要走访市场,对市场同类型产品进行考察,有条件的餐企甚至可从产品或食材源头挖掘产品的深层次价值。
例如,西贝莜面村在研制水盆羊肉这一道菜时,从产品溯源考察到产品测试,再到菜品正式上市,共经历了13道流程,走访过全国20个城市,调研了90家水盆羊肉店;共进行骨汤测试13次;煮肉测试45次;骨料油测试11次;香料测试18次;酒曲测试16次;盐度比测试20次;羊后腿测试12种;牛羊骨测试13次;中央厨房作业指导书修订25次;门店作业指导书修订48次;培训鉴定74场次;三大中央厨房测试25次;羊肉缓化测试34次。这漫长繁复的产品研发过程,体现了西贝莜面村极致的工匠精神,也处处可见营销的影子。
2.产品为1,营销为0
如果说产品是1,那营销便是0。没有产品力支撑的营销行动,就如同没有1字后边的0,营销即便再出彩,也终究不过是没有灵魂的“稻草人”,消费者或许短时间会被吸引,但转眼就会离餐厅而去。
2018年,一家名为“泡面小食堂”的餐厅开遍了大街小巷。日式小清新的空间设计,据说搜罗了世界各地口味泡面的“泡面墙”,让“泡面小食堂”一度成为“打卡圣地”。然而,从火爆到大面积关门,“泡面小食堂”仅用了半年时间。究其根本,是产品“太贵”“和家里下的泡面没什么两样”……“泡面小食堂”的产品并未撑起营销内容中的“仪式感”与“情怀”。所以,即便通过营销让用户第一次选择了餐厅,但若产品不过硬,也很难留住顾客,反而会让餐厅陷入接连不断差评的恶性循环。
3.好产品是最好的营销
杰罗姆·麦卡锡在营销4P理论中,阐述的第一个要素便是产品(Product)。过去10年,餐厅只要做好产品就不愁生意,这在某种程度上论证了一个观点:做好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一款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通过器皿、装盘、创意呈现高颜值,再配以生动的故事与富有仪式感的上菜场景,不仅能让用户记忆深刻,而且还能促使用户拍照分享朋友圈,这无形中是对餐厅的宣传。如此,在高度认同产品的基础上,自然能为餐厅赢来口碑与复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