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小米手机的现状及发

小米公司最近可以说是风波不断,先是经历了2016年手机销量大幅度下滑,从2015年的7100万台销量锐减至了2016年的4150万销量,随后在2017年年初多位高层管理者从小米公司离职,包括了小米公司副总裁雨果·巴拉和小米公关经理唐杨林,2017年Q1的销量,又连互联网手机第一的位置都不保,加之小米6发布后出现的供货问题、质量问题,如此种种,都使得外界对于小米公司的发展产生了质疑。
销量的锐减以及高层的离职固然和市场大环境有关,但是这背后也受到了小米自身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除了产品一直缺乏创新以及品控不严格之外,小米的战略布局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营销模式、渠道布局以及海外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
我们先看看小米的营销模式,小米手机一直主打性价比,并且利用以饥饿营销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进行销售。这在前几年国产手机发展初期确实是一种保增长的快捷方式,但是放在如今却有些不合时宜了,因为消费者的购机观念、消费观念有了巨大改变,纯粹靠性价比并不能让消费者为其买单了,如今很多手机厂商都开始深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推出功能体验为主的旗舰手机,开始向中高端突破,小米尽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中高端突破却一直卡在瓶颈。
而小米6的发布则类似武侠小说中的“显伤药”,一下子把小米所有的短板都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小米真的应该转变一下产品思路了。
另外,饥饿营销也不再被消费者认可,市场中优秀的手机众多,完全没有必要每周守在电脑前抢购数量不多的小米手机了,智能手机市场早已从买方市场进入到卖方市场,继续自我感觉良好地搞饥饿营销,虽然也许能够保持一时热度,但是对于小米品牌的长远发展来讲是一种致命的营销方式。
其实在渠道布局上,小米认识到了纯靠线上是不够的,于是开始学起一直不愿意学的OPPO、VIVO的线下营销模式,但是在布局线下时却畏首畏脚,远不能达到覆盖各大中小城市线下体验店的目标。
当然,小米也看到了OPPO、华为、金立等其他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但是当小米开始拓展开外市场时,发力点却是在印度、印尼、乌克兰、缅甸、以色列等非主流国家,这无疑降低了小米手机的品牌高度,使得现在很多消费者都觉得小米不够高端,甚至中端都算不上,再加上红米系列一直在拖小米的后腿,这种认知定式带来的危害变得更为严重。
所以,小米目前出现的种种状况归其原因和其战略布局的失误是分不开的,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还要沉下心来,重新认识市场变化,重新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才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