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网站上线半年没流量?可能是这5个地方没做好!

Table of Contents
- 一、新手最容易犯的”自杀式操作”
- 二、关键词选错=白忙活
- 三、内容优化不是让你当作家
- 四、技术SEO才是隐形大佬
- 五、外链建设不是买白菜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建了个英文网站,每天更新内容,结果半年过去访问量还不到三位数?别急着放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那些连老外自己都会踩的优化大坑。
一、新手最容易犯的”自杀式操作”
前两天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跟我吐槽,说他网站每天就十几个IP,还都是自己员工点的。我打开他网站看了两分钟,当场血压就上来了——首页大图是中文PS改的英文版,导航栏写着”Company News”点进去全是机器翻译的新闻稿…
重点来了: 1. 别用中文思维做英文站(比如把”关于我们”直译成”About Us”,其实老外更习惯”Company Story”) 2. 别在服务器上省小钱(用香港主机加载美国慢得像乌龟,直接选AWS或SiteGround) 3. 别当翻译机器人(Google现在能识别机翻内容,直接给你打低分)
二、关键词选错=白忙活
上周帮学员看网站,发现他主推的关键词”best wireless earphones”,月搜索量12万看着挺美是不是?但仔细一看,前20名全是亚马逊、BestBuy这种巨头,新手根本挤不进去。
正确姿势: – 用Ahrefs查”长尾关键词”(比如”wireless earphones for small ears”) – 重点抓本地化搜索(美国人搜”near me”的比例三年涨了136%) – 别忘了语音搜索优化(现在47%的搜索是语音指令,要用完整句子布局)
举个真实案例:有个卖定制T恤的网站,把”custom t-shirts”改成”design your own t-shirt online”,三个月流量翻了4倍。看见没?老外的搜索习惯跟咱们想的不一样!
三、内容优化不是让你当作家
很多新手有个误区,觉得英文好就能写SEO文章。结果吭哧吭哧写了两千字专业测评,排名还不如别人300字的问答贴。知道问题出在哪吗?——没搞懂Google的”EEAT”评分标准。
必须牢记的4个E: 1. 专业性(Expertise):放作者资质证明 2. 实操性(Experience):多配过程实拍图 3. 权威性(Authoritativeness:搞几个.edu或.gov的外链 4. 可信度(Trustworthiness):联系方式别用QQ邮箱
上周我改了个健身器材网站的About页面,把创始人证书照片、工厂实拍视频、媒体报道截图全堆上去,转化率直接涨了23%。这事儿说穿了就是:让老外觉得你是活人开的正经公司。
四、技术SEO才是隐形大佬
说个扎心的事实:80%的新手网站,连基础技术设置都没做完。上周用Screaming Frog扫了20个学员网站,18个存在重复元标签、14个没做AMP加速、11个图片超过1MB…
必做检查清单: ✓ 用Google Search Console提交站点地图(别靠自动抓取) ✓ 给所有产品页添加Schema标记(结构化数据能提点击率40%) ✓ 把加载速度压到3秒内(超过这时间53%用户直接关站)
有个做婚纱外贸的学员,光是给图片加上Alt标签并压缩尺寸,一个月自然流量就多了2000+。现在他的产品图在Google图片搜索里能排前3,这可比投广告划算多了。
五、外链建设不是买白菜
最近总有人问我:”我在Fiverr上花50刀买了100个外链,怎么还被降权了?” 兄弟,现在Google的AI连外链质量都能分级了知道吗?垃圾外链就像往自己网站埋地雷。
安全的外链姿势: • 找行业相关博客换稿(用HARO平台联系记者) • 做信息图投递(VisualCapitalist这类网站接受投稿) • 参加线上圆桌讨论(获取dofollow链接)
上个月帮个工具类网站做了次外链突击,专攻.niche论坛里的签名链接,配合Reddit的AMA活动,DA值从18飙到34。重点是要像特工潜伏,慢慢积累高质量链接。
小编观点:做英文站优化就像养热带鱼,急着换水喂食反而容易搞死。记住三个”别”——别贪快、别取巧、别闭门造车。先把网站基础打扎实,该做的技术优化一项项打勾,流量自然会像滚雪球一样起来。最后送大家句话:在Google眼里,好的英文站首先得是个”正常人网站”,再去想当学霸。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