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如何做好体验度量?来看总监的分析!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特说过:“如果你无法衡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
其实,B 端用户体验也有此意。如果我们无法量化用户体验,又何来提升它之说呢?
所以,现在好多 B 端公司,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都在用一些方法,量化设计师的体验设计做的如何。比如互联网公司会用 A/Btest 测试,传统软件公司用可用性测试。
这些方法,我们统一称呼为“体验度量”。事实上,要真正落实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度量过程中要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同时度量的有效性也是很难明显感受出来的。
抛开落地困难一说,那为什么要度量呢?
因为度量确实可以回答一些问题:
简单来说,体验度量是一种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让原本感性的用户体验变得更加理性化,最明显的一点是,通过数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具备可测量、可数字化的显著特点。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一些度量模型,以及它们分别评估的维度:

不知道你发现没,在评估维度里面,是有客观和主观的区分的。例如,性能、任务完成率是客观的;而满意度、净推荐值是偏主观的。
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度量结果相对合理。
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度量的常见细分维度:
常用的度量维度有这么一些:
今天简单分享下「一致性」度量,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结果也最直观的度量方式。
一致性度量是为了度量设计规范在产品中落地的效果,即产品中有没有高度还原设计规范中提到的元素,其主要衡量视觉方面。
由于 B 端产品的本质是为企业降本增效,To B 厂商往往在输出 B 端产品的时候更重视性能、功能方面的要素,而不太在意界面视觉。不过随着 SaaS 的兴起,这个局面将会慢慢打破。当客户在面对性能、功能、价格、维护等方面均相差不大的 B 端产品时,就会优先考虑视觉舒适的产品,毕竟专业的 B 端视觉设计,会让用户在使用中心情更愉悦,工作效率也会提升。
设计规范中涉及的数字界面元素由于范围太广,我们不可能在一致性验收时全部覆盖。同时,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发现,对于数字界面中某些元素,用户对其是否在界面的每个角落都一致,不存在强制要求(因为感知不到)。
因此,一致性度量所涉及的条目我们需要形成梯度,如强制、推荐的梯度,或基本、增强的梯度。
我们以强制、推荐的梯度举例说明。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致性验收文档须采用文配图的形式,保证大家理解的一致性。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将一致性验收度量表梳理出来,去衡量设计体系的落地情况。
最后的话
最后,想和你分享:我们不要盲目追求华而不实的度量,并不是度量维度越多越好,需要有的放矢。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配合合适的、有效的度量方法,最终提升用户体验。
作者:知果日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