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app开发-微信App——小而美的记账机器人

微信App:简约之美,记账机器人的优雅呈现
在如今充斥着冗余功能的应用市场中,一款真正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应当小巧且精致,避免给用户带来过多困扰。有文章指出,当APP生态饱和,低频应用无需独立开发,转而发展微信公众号(未来的应用号)成为明智之选。其理念是,完全依托微信生态,通过公众号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用户在公众号内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微信App的开发理念正与此不谋而合。
我个人认为,微信公众号尤其适合那些简约而美好的应用。近期,我发现一个订阅号——记账机器人,恰好体现了这一理念。它是一款微信App制作开发的软件,实现了记账功能的精简化。
记账机器人(ID:myflow_bot)如其名,是一个微型的会计工具,功能简洁,只需在聊天窗口输入消费金额,它就能帮你记录开支。例如:
"早餐10",
"午餐10",
"买水果30",
机器人会自动识别数字并记录。每次发送支出信息后,你会收到统计反馈,包括总花费和日均值。此外,它还支持查看过去7天的消费图表统计,以及简单的语音指令,如“帮助”、“查询”等,用户可通过语音操作完成相应功能。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认为记账行为也有其层次需求。我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需求、进阶需求和高级需求。每个应用的迭代升级,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记账机器人的设计正是基于此,专注于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
记账的基础需求是统计消费支出,即流量统计。用户想要知道每日、每月的花费,这是记账行为最根本的核心。目前所有记账应用都能做到这一点,但为了增强竞争力,它们的功能日益完善,变得复杂。然而,过多的选择可能让许多用户感到困扰,导致记账难以持久。记账机器人则专注于最基础的需求,仅提供“消费项目”和“金额”的记账功能,避免了复杂性。
当消费记录积累起来,用户希望能分析消费支出,了解每月主要的花费和意外支出。记账的进阶需求是通过日月消费图表分析,满足消费分析,理解自身消费结构。通过消费数据统计,用户能清晰掌握消费状况,进而调整消费行为。图表分析已成为会计应用的标配。但若消费记录不全或缺失,图表分析的效果会受限。目前,记账机器人仅具备基础的统计功能,而其他记账应用则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分析,支持周、月、自定义周期的消费分析,以及消费类别分析等。
会计的高级需求涉及现金、信用卡、多账户等不同场景的消费统计,这已超出基本的记账范畴,进入了个人财务规划的层次。这针对的是对记账有深入需求的用户,而大多数用户可能并不需要如此详尽的分类。多数用户仍停留于基础需求层面,当记账习惯养成,才会逐渐显现对图表统计分析的需求。至于更复杂的账户区分,仅覆盖少数用户。目前,如何让用户养成记账习惯,仍是许多记账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记账的繁琐常让人难以持之以恒。因此,快速简洁的记账步骤至关重要。尽管许多记账应用提供了拍照、语音、模板等多种记账方式,效果仍有待验证。
从使用场景来看,记账通常是碎片化的,消费发生后即刻记录。例如,买早餐后立刻记录费用。此时,我们通常处于短暂停留或步行状态,记账时间应以秒计。记账过程应尽可能简单,只需条件反射般地录入每笔消费。在此方面,记账机器人凭借其极简的记账流程,相比传统记账应用更具优势。例如,使用随手记账App,记录成本时需打开应用、选择类别,过程较为繁琐。而记账机器人只需在聊天窗口输入金额,快速便捷,尤其适合快节奏的生活场景。
记账机器人的诞生源于开发者对简单记账工具的需求,他们厌倦了复杂记账应用,想要一个轻松追踪每月支出的工具。从价值、可用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来看,记账机器人无疑是一款小而美的应用。它适合那些不追求详细消费记录,寻求简单记账体验的用户。但如果你希望通过记账进行财务规划,那么这款应用可能无法满足。因此,记账机器人是一个关注用户核心需求的简约应用,恰是我们当前所需。在功能繁重、追求大而全的应用市场中,这样专注于基础需求的产品尤为难得。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