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具体怎么操作?通过这些例子告诉你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引流技巧
时间:2025-10-04

- X商品新包装严重背离消费者偏好,亟待解决。
- 某电台进行无端造谣,需要证明并澄清。
- 产品太过单一,应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丰富的需求。
- 更换X商品包装,重新设计以符合目标消费者定位及偏好。
- 寻找有公信力的部门针对X商品原材料进行检测,诉讼造谣电台至有关部门,要求澄清并平息舆论压力。
- 开发多条产品线,增加消费者可选择范围。
- 访谈需提前拟定访谈提纲和基本结构,一般不遵照也不需要按照调查问卷的形式逐题回答,应给予受访者足够的自由表达和话语空间。
- 鼓励受访者发散思维,鼓励受访者就某一个点展开讲。但注意如果受访者严重跑题或越聊越远,需要适时地将受访者的注意力引向访谈话题。
- 多使用中性词语,不要下结论,不要发表个人观点,更不要在受访者提出观点后反驳或者批评。
- 这不是审问,请保证访谈人员和受访者的平等和彼此尊重。
- 多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不要浅尝辄止,不要满足于“是”或“不是”的简单回答。
- 若非特殊情况,原则上不要打断受访者。
- 记得收集受访者的观点和结论,笔记、录音或其他方式。
- 可以设定相关背景以辅助受测者进入测试状态。譬如还是那个海淘的例子,我们可以告诉受测者你要给自己的男/女朋友买生日礼物,而你之前未曾听说过海淘,现在有人告诉你海淘购物很实惠很方便,于是你决定试一下,现在请你用这个海淘APP完成给你的男/女朋友买礼物这一任务。不要过分纠结一些细节,如Icon设计、Banner内容等,可用性测试目的在于发现那些显而易见的、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功能性上的问题点和难以使用的地方。
- 受测者的所有操作都是正常的,不要去打断他,不要去指责他,可以适当询问他。鼓 励出声思维,即受测者在操作过程中用语言表达自己当下真实的想法。
- 寻找更合适的分类,调整更清晰的结构
- 在信息的分类和架构上,了解并满足用户的心理模型
- 眼动测试的结果仅仅只是辅助和作证,不能够作为唯一的结论或依据,如果只单一就眼动结果来判定相关事实的话,很可能造成完全错误的结论。
- 视线和注意力关注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受吸引重点关注,也可能是因为不明白不了解或者感觉困惑,假如我们测试一个网站,发现绝大多数人如果不进行其他方式的调研,我们就会错误的认为是因为logo设计出色,强烈的吸引了客户的注意力,实现了品牌传播的效果。然而事实呢?可能我们通过其他调研方式的结合,得到的结果可能只是因为logo设计的太混乱,很多人都一只看想要看明白那到底是个什么,logo带给用户的反而是困惑以及不理解的体验,这与之前的臆断正好南辕北辙。
- 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
- 不同组需要代表不同的群体,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分
- 电话访谈:电话访谈也可以理解为外呼,步骤主要如下:由呼叫中心的客服代表或专业电销人员进行客户的电话拨打,首先应当开门见山的表达调研请求,在客户接受后进行询问和调研,并同时进行记录。最后,将记录的内容汇总整理,便是电话访谈的结论。
- 座谈会需要提纲,需要划分主要的讨论点
- 座谈会也需要控制时间,一般来说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一小时/一个半小时等)
- 线下座谈会一般8-12人左右就可以,线上也类似,人太多的话非常难以把控。
- 问卷务必自己先多尝试着选不同答案做几次,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 问卷内在逻辑要通,跳转要正确
- 语言不要诱导或带有倾向性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