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大数据带你了解当代青年加班狗

中国加班有多疯狂?
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企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小时,早已超过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时①。2020年,20至34岁的青年上班族,将占据全球职场的1/3,成为职场中坚力量②。
在此,我们选取了北上广深多个区域的85后上班族为对象,看看当代青年的加班情况如何。
人群定义:根据“8小时工作制”,我们将月均上班时间超过8小时、年龄20-34岁的上班族定义为青年加班人群;人群工作地范围:划定了北上广深四地共14个区域,分别为:北京中关村、金融街、国贸、望京;上海陆家嘴、徐家汇、外滩、长宁区;广州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深圳福田区、华强北、南山区;人群筛选时间范围:2019年6月1日-6月30日。
人在职场拼,哪有不加班 “进公司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来,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是现代大多上班族的生活常态,匿名网友吐槽“如果21点你就下班?拜托,那叫早退好吗。” “今天不加班”,应该是不少当代青年加班狗的快乐源泉。 然鹅,快乐总是“雨女无瓜”。
从北上广深加班总体情况看,四地加班比例基本高至70%。其中,深圳、北京、广州、上海的青年加班狗占比依次递增。
早在1817年,空想社会主义者Robert Owen就提出“8小时劳动, 8小时休闲, 8小时休息”的口号。 如今,对于当代北上广深的青年加班狗们,“放空想想”就好了。 去你的8小时工作制,休息日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图表和数据来自:零点有数



北上广深14个区域的青年加班情况,线条越粗说明该区域加班青年人数越多。
图表和数据来自:零点有数 从北上广深各区域加班情况来看,加班青年来自投资金融行业、高新技术行业居多。 北京国贸、金融街,盘踞着众多投资金融机构、世界500强公司、大裤衩和其他媒体公司等;上海陆家嘴,属于中国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金融中心;深圳福田区,汇聚了深交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金融机构。 北京中关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家,字节跳动、爱奇艺、去哪儿等大厂牌比比皆是;广州海珠区,以科技、工业为中心;深圳南山区,则是国家级科技园。
北上广深加班青年来源地分布情况,线条越亮人口数量越多。
图表和数据来自:零点有数
我们根据北上广深加班青年的籍贯统计得出,总体上,北上广深四地加班青年们来源地分布广泛,以周边辐射为主,距离越远,则所占人数越少。同属一省的广州、深圳,两地距离较近,青年加班人群来源地分布重合度较高。 四地具体来源分布如下:北上广深加班青年来源地分布情况,字号越大的省份人口数量越多。上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北京、上海,下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广州、深圳。
图表和数据来自:零点有数
在北京,加班的河北人已经超过北京人,随后来自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人较多;在上海,加班的人群基本是上海本地人,国家统计局发文称上海人最能挣钱⑦,看来这点没毛病,除此之外,在上海加班的就属江苏人与安徽人较多;在广州、深圳,多是广东人加班,不过相比广州,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加班青年来源地更为分散,来自两湖地区、江西、河南等地的也有不少人。 有数据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180万,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中产、白领过劳现象最为严重⑧。
不知道多少人信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这里谈梦想,别人才不会说你傻X”。
有人来了,有人走了,有人留下了。他们高喊着“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
然鹅,他们也还想高喊一句:
“今天,不加班。”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司马大数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