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SEO:活出生命的意义

不知不觉还是手痒,要写点与技术无关的事儿。今年的目标有几个核心:多读书,多运动,多编程。
于是翻出来第一本书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经历过纳粹时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劫后余生者,同时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意义疗法的心理学家。
已看过一遍,再看第二遍,书页码不多,220多页。有人已经总结出了该书极富洞见的一些经典语录,同时也是对我触动较大的文字。边摘录边评述如下:
1.我发誓永远不去“触碰铁丝网”——这是集中营里常用来描述一种流行的自杀方式的用语,即触碰带点的铁丝网自杀。
奥斯微信代表了毒气室、焚烧炉及大屠杀。对应的是生命的意义,爱的意义及苦难的意义。不去触碰铁丝网是作者对生命做出的庄重承诺,即便因为天灾人祸不得已不可生,也绝不主动放弃生命。存在即有存在的理由,生存下去即有生存的意义在。这正是他的意义疗法的发端。
2.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这样一种认为,人通常不是因为疾病或者灾难而死,在这之前已经有了放弃生命的念头在,疾病而死或者老死,抑或者发生什么横祸而亡,绝非偶然。很深刻的记得《血色浪漫》这部剧中有位年轻的女孩,屡次三番想要自杀,却每每被人发现救下,当她思想终于有所转变,决定好好活的时候出门却遭遇车祸,看似不可思议,实际跟他长久的放弃不无关系。
这句话实际对当下的自己是种提醒。浑浑噩噩的活着,没有明确的活着的意义在的时候,是很无力而弱不惊风的,假若遭遇一些困厄或不堪,很容易就陷入到极度的消极中,很容易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这不得不又让我想起革命年代的那些前仆后继而死的坚定信仰者。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他们居然都能忍受并活了下来。所以知道为什么而活是件顶顶重要的事情。
这本书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不仅告诉了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还交给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3.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这话读起来、理解起来都很绕口。它所想表达的意思是困难无所谓好坏,一个人在内心对苦难采取的态度以及后续的行为让苦难产生了意义,比如说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将在集中营中3年的非人待遇中,深刻的人性观察转化成了对人类有用的意义心理学精华,就让集中营的三年变得有意义起来。如果没有那三年的经历,他无法拥有深刻的、确定无疑的、拥有第一手经验和资料的,关于意义对人生存下去的重要作用的超凡洞见。
在普通人群中,苦难只是倒霉,只是困厄,只是消极,苦难不具有意义,只具有困扰。如此这般,在自己身上遭遇的苦难就是一无是处的。有句话说的很经典,在你身上遭遇的都是必须要遭遇的。同样有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记得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过类似的话。对于苦难,直面承担,并从中发掘出意义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做法,同时苦难才是适得其所的。而这个意义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在内心找出来的,找不出来。
譬如我父亲42岁就早逝了,发生在他身上是苦难,发生在我们家人中同样是一桩非常大的苦难,为此,我付出着代价,我母亲也是,妹妹也是,家里所有人都是。而若从这件事上发现意义,就是我应该将他的无论物理上的生命还是灵魂上的生命都延续下去,他是爱好写作的,他是希望我们有所成绩的,而这个延续就该是他的早逝的其中一重意义所在。
4.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这话对应的中国古话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道理经过我前8年的人生经历已经有了体会。听着热血沸腾的关于赚钱和成功的演讲和理论,似乎一门心思的盯着成功和金钱就可以得到他们,最终的结果却是造就了一大批急于求成、心无所归的精神病。
正如弗兰克尔所说,成功不是求来的,而是专注于事的必然结果。专注于事的特质就是心在事上,不在成功这个结果上,因此把事钻的透,做的好。或许当下是困厄的,但是在事上专注的快乐会逐渐的让你忘记掉外在的困厄,苦楚,失望等等。一旦心事合一,结果自然出现。这一步正是在我三十岁后逐渐升起的洞见,也是后半辈子将一直践行的行事准则。汪国真《热爱生命》一诗说的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