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轻松搞定公众号常规选题 | 案例实战

小A,老板让他去了解一下自己的公众号,并且找几个用户深度聊一聊,小A觉得没必要,认为文章好不好全靠自己一杆笔,凭自己妙笔生花的才能什么选题都能写出10w+来。
小B,被要求去研究一下竞品公众号,然后在下周选题会上把研究结果跟团队分享一下,开会时小B说没啥可借鉴的,都是常规套路,但仔细一问,才知道小B其实就看了一周的文章不到。
小C非常重视选题,每次写文章之前都会去网上搜最近热门的话题,或者最近阅读量比较高的文章,但是经常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确定的一个选题,老板一看不符合公众号定位,直接否掉。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上述的问题和苦恼,那到底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选题呢?有什么实用落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选题呢?本文就从一个实际案例出发,给你详细剖析如何给公众号做常规选题,让你一招在手,选题无忧。





附图1




【我的思考】
通过上面两节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
1)「日食记」的“记”更多的强调是对做饭的记录,那这里面不可避免的就涵盖了与之相关的背景、人物和感悟,区别于简简单单的食谱,因此我们可以把“美食记录”这一点加入到“内容”里面。
2)食物里面又细分为吃的、喝的和用的,这个可以作为美食以及电商产品的细分标签。
3)视频以短视频为主,还有语音文章(可以加入到标签中)。
4)作者一再强调食物是可以慰藉心灵的(即公众号可以输出一些情感内容,但是通过观察以往文章,这个常常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所以先不加入公众号内容标签集,可以把“精神享受”加入到公众号定位标签),人要有梦想。
3、公众号文章分析 1)公众号扫描 利用西瓜助手对公众号做一个初步扫描,了解到公众号预估粉丝为235万(数据来自西瓜助手,除非特别说明下同),头条24小时平均阅读超10w+,头条24小时平均点赞为1163。 2)发文分析 通过分析自7/29日到9/5日的文章,发现公众号「日食记」基本保持每周3更的频率,每次更新文章1-2篇(平均1.5篇,远低于行业平均每次发文数6.5,可以看见该公众号走的是精品化路线),发文日期主要在每周一到周四,发布时间集中在16:30 – 18:00(下班前,便于大家下班路上看)和20点(饭点)这两个时间段。 文章属性: 文章以图文(占比57.89%)或者视频+图文(占比42.11%)的形式为主,主要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给大家演示一个菜的制作,同时还会延伸一些情感的交流,温暖你的胃的同时也治愈你的心。 类型主要分为品牌推荐(广告软文)、选品推荐(自有电商产品)和菜谱,固定栏目有“懒人电饭煲食谱20天挑战”等。 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所有文章都是纯原创(即使是一些菜谱,也是获得其他公号授权重新演绎的)。更详细的分析请见后面“过往选题分析”部分。 3)视频风格 由于「日食记」是因视频而起,而且现在公众号上视频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已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风格。 风铃、铁轨、火车,这些贴近日系风格的元素很经常出现在《日食记》里,片子整体的基调也基本走的是小清新范,配乐则常常是温暖治愈系的英文歌曲,字幕一定要用繁体字(早期视频,现在已经改成简体字,但是保持可爱字体)。大量的细节,都是为了尽可能描绘出一个美好的家居生活场景,打造一种让人喜欢的美好状态。 特征:鲜明的人格化(人、猫、狗) + 美好的状态+故事性,有争议性(比如很多人烦做饭的时候叼根烟,猫毛会不会掉到饭里,近期视频好像这方面好像有所改善) 4)公众号热词1、早知道这样蒸鱼,就从不会失手了!
2、不做这道菜,不知自己手艺有多好!
3、这样烧鸡实在好,我怎么没想到! 3)公众号热词1、丢进电饭煲一键搞定!工作日吃它最省心
2、好吃到上头!难怪一到8月全国都往这跑
3、这菜哪用出去买!电饭煲一焖,好吃到爆 3)公众号热词了解用户


- 揭示用户身份的:(经常提及)奶奶、妈妈;(称呼姜老刀为)姜叔;(自称)少女,可以印证前面的用户年龄分析
- 揭示用户情感的:喜欢、可爱、幸福、酥饼、超爱、简单、好看、开心、好吃、太棒了(对应于女性用户更偏情感诉求的特征,可把“偏感性/情感诉求”加入到用户标签中)
- 提示一些场景的:作业(对应学生)、下班(对应上班族)
- 提示用户特征的:懒人
- 揭示用户喜好的:云腿、焖饭、月饼、桂花(这些和历史发文有关,仅作参考)








高频词
品牌提及(接品牌广告时可以参考)
三、360趋势分析 我又用360趋势对日食记进行了分析,和公众号、微博结论相同部分就不赘述,仅列出有所差异和补充的部分。 1、年轻用户占比非常大,特别是00后占比达24%,而且越是低龄用户,其中女性占比越大(95后女性占比71%,00后女性占比70%)。- 年轻用户喜好用QQ,喜好玩游戏(通过“4399小游戏”得到印证),需进一步验证,暂时不列入用户标签。
- 「日食记」视频在腾讯视频(关联图中有)中观看量高,正好关联图中有“哔哩哔哩”和“爱奇艺”、“优酷网”,正好可以对各视频网站的数据对比分析一下。




附图4:过往选题分析
我们来分析一下“新颖度、稀缺性、收获感、传播度”这几个指标在「日食记」过往文章中的体现,并作为后续选题的筛选标准。 1、稀缺性 文章100%原创(少而精),另外视频从选题、制作、演员IP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日食记”特色,走精品路线,满足稀缺性。 「日食记」还充分利用自己独有的资源(比如拥有高知名度的IP:姜老刀、酥饼等)来放大自己的稀缺性。 正如文章“关于我”里说的那样:想抓住你的心,先抓住你的胃
抓不住你的胃,我放猫萌死你 「日食记」有一人一猫,而且把萌宠的稀缺效应充分放大,除了定期在视频中出出镜、卖卖萌之外,“你这么甜,一定是蜜桃派来的吧?”(评论量最高)这篇文章还独辟蹊径,让酥饼大人亲自来制作美食,萌宠和美食结合得更紧密,让用户直呼“好可爱”。 2、新颖度 1)表达方式比较新颖 区别于一般菜谱类文章,「日食记」不是简单地一步步教你怎么做,而是从一个故事/场景入手,以情感鸡汤结尾。菜的制作过程也是以视频+图文步骤分解的方式呈现。 另外,像“你这么甜,一定是蜜桃派来的吧?”这篇文章,采取拟人化手法,让酥饼充当主厨,让人眼前一亮。 2)结合点比较新颖 比如“懒人电饭煲食谱20天挑战”系列文章,教大家用电饭煲就能制作一道道美食,虽然其他公众号也有类似的系列,但总体上这类内容还是比较少,有新鲜感。 3、收获感 1)图文菜谱也非常讲究,注重细节,有仪式感 即使是简单的一个菜谱,也不满足于把人教会,整个过程非常有仪式感,看完给你一种精神享受,不仅对食物产生强烈的欲望,而且对于做菜过程中用到的一物一景(BGM等)都产生了喜爱之情,也契合“日食记”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另外,对于一些做菜中的细节、小窍门也不放过,甚至重点突出,比如挑虾线、串玉米粒(对应文章“开心要吃炸串庆祝一下,不开心要吃炸串开心开心!”点赞量和评论量都排名第2)等,让用户直呼“666”、“简直了”、“奶奶都说好”。 2)以故事开头,以金句结尾,收获感十足。 文章有比较鲜明的三段式固定结构,一般以一个故事或场景开头,切入美食,最后以小段美食相关的感慨结尾,温暖你的胃的同时,抚慰你的心灵。 4、传播度 突出美食之美 在这里,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也不仅仅是教会你烹饪一种食材,而是让你发现美食之美,生活之美。 像点赞量最高(评论量排名第3)的“耗费5小时做的神仙莲花酥,你们不用学了,看我做完就行。”这篇文章,就让用户惊叹“太美了”、“神仙莲花酥”、“不舍得吃”,争相交作业,足够有传播度。 5、存在的问题 文章评论量明显偏低(10篇头条文章平均评论数仅为19.7,而「美食台」和「厨娘物语」的平均数达到了43.8) 二、竞品公众号选题分析 由于时间关系,仅分析了公众号「美食台」和「厨娘物语」近一周的文章。





- 用户九宫格(核心词:用户有什么特征)
- 用户兴趣九宫格(核心词:用户喜好什么)
- 公众号定位九宫格(核心词:日食记为什么是日食记)
- 公众号内容九宫格(核心词:日食记可以输出什么内容)
1)用户标签


- 发文数改为每天2篇,发文时间固定为每天17点。
- 引导用户留言互动
- 尝试不同的风格,争取开拓出新的特色栏目
- 开始UGC内容方面的探索(先引导用户形成交作业习惯,然后再策划专门栏目)
- 多和一些热点话题进行结合(但从不同的切入点选题),引发用户传播和互动


- “日食记”主题视频:2个(其中1个作为备用选题)
- “一个人与美食”主题视频:1个
- “懒人电饭煲食谱20天挑战”视频:1个
- 铁血选品图文:2个
-
“美食·城市·记忆”图文:1个
附图8:选题排期表
-END- 作者:三少爷的见,2016年开始内容平台创业,崇尚数据运营。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鸟哥笔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