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用产品分析思维,搞定准时上班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3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作者分享了他运用产品思维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经历。


作者详细解释了每一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很多时候,面对需求,我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开始?如何提高产品分析能力? 在我自学的过程中,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慢慢地发现真正的产品老师隐藏在生活的细节中,等待你找到他,跟随他不断磨练,不断感受生活,学习成长。


产品不仅仅是软件,产品可以是任何载体,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产品。


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不断调整和改变,慢慢迭代,我们是我们自己的用户、产品和开发。


学会从生活中感知问题的解决方案,感知产品迭代和用户体验改进的先进方式,同时也需要分析生活产品,才能变得更好。


在这里,我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解决从产品分析到实施的想法。


一、案例说明 这个案例是真实的生活事件 用户:时间若刻(小编) 用户需求:调整早上的作息时间 当我们只看到上述信息时,许多朋友可能会调整早上的工作和休息,开始思考解决方案。


我想说的是,这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


从信息到问题解决的思维链过于简单,停留在表面思维中。


当然,最终的解决方案并不能解决最终的实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小案例:例如,用户小Q的需求需求是在工作日中午回家。


许多人看到这样的问题。


最初的计划是帮助用户小Q回家,但他们看不到这背后的原因。


也许小Q只是想回家午休。


午休是用户需求的最终目标,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信息,最终的解决方案往往无法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如果我们更科学地挖掘真正的需求,我们将引入一个熟悉的产品方法来解决这个生活问题——4W1H W:who谁 W:what做什么 W:why为什么 W:when什么时候 H:how怎么去做 了解需求背后的原因,完成需求到目标的挖掘,最后是如何实施 用户(who):我 用户诉求(what):调整早上作息时间 原因(why):换工作地点 时间(when):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改变 通过原因,不仅是一天的紧急情况临时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而且随后的长期工作和休息变化,最终我们想解决的不是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是一种手段,真正解决的是按时工作,所以所有解决方案的方向都会不同。


锁定目标:按时上班打卡 Tip:我们经常忽略我们做某事的动机,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本质。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们应该抛开我认为,真正用户问题的场景,探索真正的需求目标。


二、促进计划实施 面对上述问题,为了顺利实现需求目标,按照以下方法推进整个方案的实施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测试-方案优化 2.1 需求分析 当我们确定了准确的需求目标时,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深入分析具体的解决方案,两步: 确定解决方向 可行性分析 2.1.1 确定解决方向 锁定目标:按时上班 影响因素:距离和时间维度 通过调整距离,准时上班 方案1:搬家 缩短工作距离,实现目标。


按时调整工作时间。


方案2:调整作息时间 早起,实现目标 方案3:调整交通工具 开车,缩短交通时间,实现目标 2.1.2 可行性分析 对上述环节提出的三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最可行的方案 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通常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在不同的场景下,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只有最合适的方案,没有最好的方案。


在这里,我们在产品设计中也是如此。


权衡利弊,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因此,根据个人影响因素 排除方案1 搬家(已定居,不能搬家) 排除方案2 开车上班(无车) 最后,最可行的解决方案被锁定: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的解决方案 Tip:通过分析背后的原因和用户需求的表面解决方案,似乎没有区别,事实上,我们经常被这种错觉混淆,认为他们的感觉是正确的,依靠自己的产品感设计,事实上,这不是正确的方法。


因为你会无限期地陷入认为正确的用户场景错觉,不做更深入的用户分析,所以你不能更准确地探索更适合真实用户的解决方案。


2.2  方案设计 2.2.1 流程路径分析 我们已经决定通过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控制时间:从家到公司的最终目标。


通过用户完成目标的过程体验路径来最终确定计划。


起终点 居住地-上班地,27公里 影响因素 选择交通工具,因为没有车,我只能选择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地铁和自行车共享 流程路径 从家到公司,公交车到地铁1号线,地铁1号线到地铁2号线 2.2.2 分析流程路径的时间 为了更方便下一步的研究,我对流程路线进行了更详细的拆分和初步方案的设计 0-1-2-3-4-5-6-7-8 用户流程路径中耗时的预算统计,以确定最终可控项和风险项 可控项(等车时间取中值) 时间合计15 5 2.5 20 4 2.5 14 6=69分钟 风险项(按中值计算) 10 23 7=40分钟 最终估计的安全时间是69 40=109 为了保证9:00准时上班,我需要7:11从家出发,从起床到洗漱需要30分钟,所以我最终确定起床时间是6:41 方案设计结果:作息时间调整为起床时间6:40,出发时间7:10 2.3 方案测试 下一步是实际场景的验证 在工作的第一天,我开始记录上述所有的过程和等待时间,以最终确定计划的合理性 记录实际场景流程时间节点 经过实际验证,我基本上锁定了一些固定的时间 固定时间(18 3 19 3 2 12 7=64) 不固定时间(5 27 6=36) 64 36=100 为了确保时间安全,在10分钟内进行弹性控制 100 10=110 我的出发时间改为7:10,起床时间6:40 经过一次测试,发现基本和初始方案设计没有区别 2.4 方案优化 通过反复验证方案,找到路径优化点,避免最初的方案,如我们之前建立固定的可控时间,我们通常相信我们确定的事情,毫无疑问,在方案优化阶段,必须放弃既定的思维,从零开始验证。


我们的方案优化只有一个目标,真正可行地改善用户体验。


经过3-5次重复验证,发现两点可以改进优化 (1)公交起始站变更影响(固定点变更) 将公交车站改为前一站,可节省行走时间3分钟,降低1-2公交车道的风险,总时间5分钟 (2)打卡点范围的影响 公司打卡500米,离地铁站2分钟即可打卡,节省6-7-7-8路时间,共10分钟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后的时间:我的出发时间变为7:25,起床时间为6:55 2.5 方案确立 此时,调整工作和休息的计划已经基本完成,这基本上是产品经常忽略的事情。


从方案设计到测试到在线验证优化,我们经常觉得这样的方案已经经受住了测试,不再深入思考。


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关注和观察,并在用户场景中发现一些微妙的影响。


此时,我仍在继续观察整个工作和休息计划的合理性。


四周后,我大致发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则:周一交通堵塞的可能性很大,周五最不堵塞 这样,我们就可以调整每天的出发时间,固定起床时间(毕竟,我自然醒来,没有闹钟,生物钟不那么准确,调整7点起床) 周一:7:20 从周二到周四,7:30 周五:7:35 经过两周的持续验证,我的打卡时间特别稳定在8:45-8:55,达到了按时上班的目的。


结语 到目前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产品分析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需求分析:明确需求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用户路径分析 方案测试:实际工艺测试产品方案的真实性 方案优化:根据实际流程测试找到方案优化点 建立方案:确定最终方案,应用于解决真实问题 谢谢你的观看。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场景。


事实上,它们非常适合用产品的方法来解决。


我希望你也能在生活中探索一些产品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想法。


设计不仅来自生活,也来自生活。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


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