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微信移动社交用户心流体验对用户粘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爱短链 时间:2025-08-12
市场营销获客工具【爱短链】全域跳转工具,打通私域引流关键一步:轻松将公域流量,引导至私域,通过链接点击直达,方便快捷,无风险提示跳转,助力企业/商家高速获客。》》点此获取链接


心流体验理论是用户体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粘性是衡量网络产品和服务性能的重要维度。


本文通过实证构建了心流体验在移动社会环境中对用户粘性的影响机制模型。


研究证明,感知有用性、互动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对心流体验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用户心流体验可以显著地积极影响用户粘性。


关键词 心流体验;用户粘性;感知有用性;互动;娱乐;参与; 一、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正成为人们社交网络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的网络社交和通信软件相比,微信开辟了电信和移动互联网的界限,将手机通讯簿的人际关系引入移动网络,具有移动、即时、隐私、个性化、我们媒体、服务等特点。


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在微信上开设信官方账号、服务号、微店,希望传播企业产品信息,提高客户关注度。


除了庞大的用户规模,良好的使用体验和由此产生的高粘度用户是微信受到企业关注的主要原因。


Li其他人认为,用户粘性是指用户根据偏好和使用承诺形成的重复使用意愿和行为,一般以重复使用和依赖来衡量,与用户转换成本成正比。


Greta研究表明,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形成粘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用户体验理论中的心流体验理论(Flow Experience)探索基于微信的移动社交用户流体验与用户粘性的作用机制。


心流体验最初是由Csikszentmihalyi他建议将心流定义为一个人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工作时,会表现出忽视时间流逝和现实世界影响的状态。


对心流体验的研究最初集中在教育、体育、心理、休闲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流体验理论逐渐延伸到人机互动、网购、网游等领域。


Trevino和Webster心流体验是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因素,用户对计算机技术的态度取决于是否有心流体验,即娱乐感和探索性。


任俊等中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几乎每一项活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心流体验。


实际上,用户在使用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时,往往表现出忘记时间和沉浸其中的状态因此,心流体验理论可以应用于移动社会情境下的用户行为研究。


目前,我国对心流体验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上购物和在线游戏上,对移动终端用户心流体验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探索基于心流体验理论的机制,探索通过心流体验影响移动社会用户粘性的感知有用性、互动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希望扩大心流理论在移动网络营销传播领域的应用。


二、文献回顾 (一)心流体验理论 csikszentmihalyi在观察攀岩者、音乐家、艺术家、棋手等专业人士时,发现这些研究对象在工作中几乎集中精力,过滤掉不相关的知觉,忘记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存在,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这种状态称为流动体验。


Ghani和Deshpande它总结了心流体验的两个重要表现:完全参与活动并从活动中感到快乐。


心流体验的结果将使参与者关注体验过程,从而失去时间感。


在网络时代,Hoffman和Novak在超媒体环境下提出网络消费者心流体验的概念模型。


在该模型中,心流体验被认为是认知过程中的体验状态,产生于用户的网络行为,具有自我强化、人机交互无缝反馈、享受和自我意识降低四个特点。


Chen等人认为Hoffman和Novak心流体验模型是基于模糊的网络行为,用户的实际网络行为是确定和多样化的,因此应在确定的网络行为下构建心流体验。


通过研究用户的收发邮件和网络聊天,chen等人总结心流体验由集中注意力、自我意识降低、时间扭曲、远距离临场感等因素组成。


Marios认为心流体验对测量网络消费者体验非常有效。


Pace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搜索行为的心理体验特征是远程呈现、行动意识整合、愉悦感、控制感和时间错觉。


(二)用户粘性 粘性概念最初产生于网络领域,Zott从网站的角度来看,将粘性定义为网站保留用户并继续返回的能力。


随着用户在线行为模式的变化,一些学者从用户的角度定义了粘性。


Wu在研究了网络游戏的用户粘性后,将游戏用户的粘性描述为游戏玩家重复返回游戏并延长每次停留时间的意愿。


Lu对博客用户粘性的研究表明,用户粘性行为表现为在博客上停留和写博客的时间。


用户在移动网络环境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产品的潜在买家,也是移动软件和应用的用户。


因此,Rosen在传统统营销传播中的客户忠诚度在互联网世界中也被称为粘性。


根据移动网络,本文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移动网络Rosen本文以用户粘性取代传统营销传播中的客户忠诚度,从用户意愿和行为的角度研究粘性。


三、研究假设和模型 当用户处于流动体验中时,他们会感到快乐,忽视时间的流逝;用户粘性是指用户有意愿和行为重复返回并延长停留时间。


因此,本文从感知有用性、互动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用户流动体验对粘性的影响。


为此,本文的整体模型研究框架和假设。


(图1) (1)感知有用和心流体验 Davis感知的有用性是指用户觉得某个工具或系统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陆正宗通过研究在线购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证实了感知的有用性能对流动体验的积极影响。


Finneran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