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小米饥饿营销:求求你,真的别再饿了。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引流技巧 时间:2025-03-13

【导读】有网友表示,如果小米电视等新产品总是这么缺货,只会让科技界多开玩笑。15日,小米电视开始第一轮抢购,第一批3000台只用了1分58秒就被抢走了。智能互联网电视似乎受到了狂热的追捧。不过,“技术学校”网友指出,小米涉嫌制造虚假抢购,让一路伴随饥饿营销“骂名”的小米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只让消费者“看美却得不到”的饥饿营销,恐怕会成为IT行业的笑话,最终会被用户抛弃。饥饿营销-按钮被怀疑是假的,“热情”会是假的吗?随着小米电视的抢购,舆论漩涡、行业骂战、“米粉”抢不到产品、爱恨情仇的情绪化吐槽...这些场景在小米手机发布时再次出现。一路上,这些都被认为是小米保持公众高度关注甚至引领行业话题的“法宝”。抢购失败后,技术网友“TNITF“据微博报道,抢购页面上的“抢购”按钮是徒劳的,因为按钮直接生成了“售罄”页面,而不是通过post请求。“所谓按钮只是显示抢购热情高涨的提示框”。针对上述问题,小米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网民对“抢购欺诈”存在误解。由于抢购人数众多,为了减轻服务器压力,保持购买流程顺畅,小米将分流抢购流程,但没有“欺诈”和“作弊”。对于一直被指责为“饥饿营销”的人来说,小米一直保持着惯用的说法:产能不足,“供不应求”,“卖电子产品就像卖海鲜一样,没有人敢捂着不卖,因为市场变化太快,没有货要冒很大的风险,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没有人敢承担这个风险。事实上,对于庞大的市场来说,3000台小米电视几乎是九牛一毛,抢购成功是一个小概念事件。只要这个产品不算太差,就有望快速售罄。不管是以前的小米手机,还是小米电视,价格一直是打动消费者、点燃购买冲动的主要因素。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小米就走了,“发烧” 平民的品牌路线暂时满足了无数年轻人追求科技和时尚潮流的简单愿望,小米也可以与“年轻”、“时尚”、“叛逆”等概念有关。再加上“挤牙膏”式的供应,“米粉”总是排队,饥饿营销可以“屡试不爽”。一般来说,在上市之初,一些电子消费品的价格往往是虚高的,然后一路跳水,而小米模仿苹果,在更换之前基本上保持上市价格。这相当于告诉消费者,过一段时间再开始也不会占便宜,第一次尝鲜就是花同样的钱提前享受。因为“没米”,小米缺货?小米电视真的便宜吗?记者在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上看到,日本和韩国品牌和国内电视品牌的类似尺寸电视,如果不考虑智能模块和系统因素,47英寸液晶电视销售2999元并没有达到“惊喜”的程度,一线品牌的价格相似。互联网电视的粉丝、广州市民王先生说,花两三百元买一个互联网电视盒,传统电视可以达到与互联网电视相同的视听效果。最重要的是,一旦电视内置了智能系统,硬件升级的空间很小,而外部电视盒更灵活,升级成本相对较低。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两三个月前,被称为“顶级”的产品可能很快就会成为“道路商品”。当然,相关部件的价格也在一路跳水。记者从国内一些电视制造商那里了解到,根据拆分计算,小米电视的硬件成本估计超过200元,接近其销售价格。根据目前的组件价格水平,每次小米电视销售,小米公司的利润都很小。据IT制造业资深经理分析,小米电视的“产能不足”可能只是“托词”。电视和手机制造,在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产业链和生产线。实际上,小米找不到足够数量、足够低成本的液晶面板和部件。为了盈利,小米必须等到LCD面板和组件的价格降到较低水平才能大规模生产,这与之前的小米手机是一样的。如果电视零部件的成本明显降低,其他品牌的产品自然会降价,所以消费者很难从小米的“期货模式”中占据真正的便宜。一路缺货——“玩”不好是个笑话。一些网民说:如果小米电视等新产品保持现货,可能会成为改写行业历史的神话;如果这种缺货继续下去,科技行业只会有更多的笑话。近年来,国内一些IT厂商和互联网企业也在尝试“饥饿营销”。乐视此前推出乐视盒、乐视电视等产品时,短期内反复造成产品供不应求;7月中旬,第二批360WiFi出货10万台,5分钟内售罄。一些预订用户发帖表示不满。360董事长周鸿毅随后在微博上向用户道歉,但强调“不打算做饥饿营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一些国内制造商认为饥饿营销是吸引注意力和娱乐公众的手段,只是希望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期望,让更多的人关注和评价。“饥饿营销没有错,但成为娱乐公众可能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市场营销机构古坦科技创始人石安告诉记者,饥饿营销在消费者中创造品牌或产品的高价值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需要建立在强大、高声誉的品牌基础上,过度使用会对品牌造成伤害。对于制造商热衷的饥饿营销,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消费者协会等第三方机构明确规定制造商的承诺,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应加强保护制造商承诺协议等权益保护意识和判断能力。据业内人士分析,注重用户体验需求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包括小米,可以不断成长,打破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价格的虚高泡沫,让国内科技品牌在世界电子消费品“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但必须提醒的是,小米等国内科技企业必须面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和商业利润模式,让用户真正享受利益,而不是反复“满足饥饿”。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