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双高校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有没有听说过江苏双高校?是不是听起来像两个顶尖大学在搞联名?第一次听这个词的时候,我也满头问号——这到底是说两所学校,还是某个神秘的教育体系?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让无数家长学生惦记的”双高计划”。
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我表弟高考填志愿,全家对着电脑挠破头皮的时候,他班主任突然来了一句:”重点看看那双高校啊!”全家人当场懵圈,以为要给孩子报双学位。结果上网一查才发现,这压根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意思。
江苏双高校其实是国家搞的”双高计划”在江苏的落地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从全国挑了197所高职院校,分成56所”高水平学校”和141个”高水平专业群”。江苏作为教育大省,自然分到了不少名额——目前全省有17所高职院校入选,数量排全国第二。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高职院校有啥好关注的?这不就是大专吗?这里要打破一个刻板印象了。现在的双高校跟传统大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举个栗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去年就有学生还没毕业就被航天企业预订,起薪直接对标本科毕业生。为啥这么牛?因为双高校对接的都是江苏的支柱产业,像智能制造、新能源这些领域,企业缺人缺得厉害,学校直接按企业需求定制课程,学生毕业就能上手干活。
那这些学校到底怎么选拔出来的?标准可严格了。得先过省里这关,再跟全国院校PK。评审团要看你的校企合作深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训基地水平,甚至还要查教师团队里有多少是行业大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啥能入选?人家跟西门子共建实训中心,设备跟工厂车间一模一样,学生上课就跟在岗培训似的。
不过问题又来了:读双高校跟普通高职有啥区别?我整理了三个硬核优势: 1. 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很多专业课是企业工程师来教 2. 实训设备价值千万,有些设备本科院校都不一定有 3. 就业通道提前打通,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跟华为合作,毕业生进华为生态链企业的概率飙升
最近还有个新变化值得注意。去年开始,江苏部分双高校试点”职教高考”,中职生也能通过这个渠道考进来。这意味着什么?传统”高中-大学”的独木桥旁边,又多了条实实在在的成才之路。有个连云港的中职生,去年通过职教高考进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在已经在准备全国技能大赛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拍大腿了:”这么好的事,分数线是不是高得吓人?”其实还真不一定。以2022年为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录取线确实逼近本科线,但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专业,只要过省控线就有机会。关键是要提前研究各校的王牌专业,有些冷门专业其实就业火热得很。
最后说点大实话。选择双高校不等于放弃学历提升,很多学校现在都有专升本通道,有些专业甚至跟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但如果你家孩子动手能力强,对某个技术领域特别感兴趣,那双高校可能比勉强上个普通本科更划算——毕竟毕业时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行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双证”在手,进可攻退可守。
小编观点:别被名字里的”高职”二字唬住了,现在的双高校早就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与其在普通本科里卷四年,不如看看这些藏着真本事的特色院校,说不定就找到属于你的星辰大海。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