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抖音运营 > 平台使用 > 正文

程序员为什么总在深夜盯着日志文件发呆?

来源:网络分享 编辑:引流技巧 时间:2025-10-22

你有没有试过加班到凌晨两点,面对满屏的报错信息却死活找不到问题在哪?上周我帮同事排查bug时,发现他写的日志文件里全是”error happened”这种毫无营养的记录。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新手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用代码写工作日志——这事儿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

咱们先来聊个最基础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代码写日志?直接在控制台打印不行吗?去年有个实习生就因为这个问题被组长骂惨了。他在测试环境用print输出调试信息,结果上线后忘记删除,直接把用户手机号打印到生产日志里了。用专门的日志模块能自动区分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还能控制输出内容,这才是专业做法。

说到具体实现,新手最容易犯三个错误。第一是日志级别乱用,该用debug的地方用了info;第二是日志内容太简略,查问题时找不到关键信息;第三是日志文件无限膨胀,把服务器硬盘撑爆了。我见过最夸张的项目,每天生成2G的日志文件,运维同事差点把键盘摔了。

正确的日志配置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明确的日志级别(DEBUG/INFO/WARNING/ERROR)

2. 带时间戳和模块名的标准格式

3. 控制台和文件双输出

4. 自动轮转的日志文件管理

拿Python举例,别再用print了!logging模块自带的RotatingFileHandler能解决文件轮转问题。设置个maxBytes参数,比如10MB自动分割文件,再设置backupCount保留最近7天的日志,这样既不会丢数据又不会爆硬盘。要是用Java的话,Log4j2的AsyncLogger能让日志写入不影响主程序性能,这点对高并发系统特别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我该在代码里哪些地方加日志?”这是个好问题。我的经验法则是:关键流程节点必须记录,异常捕获必须带堆栈,重要数据必须脱敏。比如用户登录成功时记条INFO,密码错误超过5次记WARNING,数据库连接失败记ERROR并带上异常信息。千万别学某些人把整个请求体都打印出来,那可是要出安全事故的。

最近遇到个典型案例特别有教育意义。有个电商系统凌晨突然订单量暴跌,开发团队查了三小时日志才发现问题——他们只在支付成功时记了日志,支付失败的情况完全没记录。后来加上支付失败日志才发现,原来是第三方支付接口升级导致签名验证失败。这件事告诉我们,不仅要记录正确流程,更要关注异常分支。

现在你可能会想,这么多注意事项记不住怎么办?别慌,这里有个万能模板可以直接套用:

– 初始化时配置日志格式和输出方式

– 在每个函数入口处记录入参(敏感信息打码)

– 在重要判断分支记录决策依据

– 在异常处理块记录错误上下文

– 定时任务记录开始结束时间

– 对外调用记录请求响应摘要

最后说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日志查询效率。千万别用grep命令在几十个日志文件里大海捞针了,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三件套现在已经是标配。把日志结构化存储后,想查某个用户的操作轨迹,或者统计某个接口的响应时间,点几下鼠标就能搞定。

刚开始写日志源码可能会觉得麻烦,但等你真遇到生产问题时就会明白,好的日志系统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平时感觉不到存在,关键时刻能救命。下次再看到同事对着日志文件抓耳挠腮,记得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保准他加班时间能少两小时。

相关推荐: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吉ICP备19000289号-9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